第一百六十五章:锒铛入狱
这一天,按照律法,以抗旨不尊罪,我们的主角一灯被郑国主派来的钦差丢进了大牢。
一灯没有反抗。
按照他的实力,就算是杀出一条血路也是轻而易举的。
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究其原因,那边是因为还有明玉夹在中间。
虽然郑国主一怒之下把他丢进大牢,但一灯却不能反抗,因为总有一天,他会重新爬起,再一次把明玉娶回家。
在那之前,他需要做的,一个是隐忍,一个是尽快找到白灵的下落。
但若要救回白灵,他务必先回归自由,所以他现在只能先隐忍一番,然后等待燕东他们的消息。
与此同时,一灯的几位红颜知己,也开始了一番行动。
除去失踪的白灵,现在剩下的,是米雪、公孙月娥、鄂伦巴雅和远在皇宫内的明玉。
她们四人在一灯被捕后,各司其职,开始了对一灯的营救计划。
这个营救指的当然不是劫狱,而是单纯的托关系。
首先是米雪,她在一灯入狱后,第一时间快马加鞭的返回了边关要塞,在那里,风尘仆仆的她,见到了自己已经许久没有见过的父亲,米元帅。
“爹……”米雪刚一见到父亲,两只眼睛就被泪水填满了。
米元帅也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宝贝女儿,没想到刚一见面,女儿就哭成了泪人,顿时让他心如刀割。
“闺女,怎么哭成这样?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快告诉爹,爹带十万兵马去把欺负你的人剁了!”
米元帅手中的关刀被他舞的翼翼生风,最后一下,他狠狠的把关刀插进花岗岩铺成的地面上,刀刃深深的插了进去。
“爹!女儿没被人欺负,只是……只是……你女儿很快就要守寡了……”
“什么!”
米元帅气得不行,把关刀拔了出来,又插了回去,反复几次,才对米雪问道:“你什么时候成婚了,爹怎么不知道!”
“……”
无论是米雪,还是一旁米元帅的副官,都一时无语,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米雪动了动嘴唇,却不知道说什么话好。
还好,一旁老米的副官还算是有眼力界儿,赶紧俯到米元帅的耳朵边上说了几句。
“什么?我闺女结婚了?!这是啥时候的事啊!”
“元帅……”那副官无奈地说道:“小姐她早就诚婚礼,请帖也送来很久,我们都提醒过大人,但你一直公务繁忙,没抽出空来看请帖……”
“那你们不会直接通报我吗!”
“元帅……我们通报过……”
“没有!我说没有就没有!”
米元帅一副我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感觉,明摆着就是提自己健忘的情况赖账。
其实他的副官确实告诉过米元帅,关于米雪结婚的事,但当时米元帅正因为和恒国之间边关的争斗,而无暇顾及。
随后,米元帅那武夫脑袋,就把自己闺女结婚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
一番争执,米元帅终于重新想起了闺女回来找自己的正事。
“对了,闺女你说我女婿他怎么了?”
“他……被国主抓进大牢了……”
“什么!”
米元帅在边关,也听说过一灯的名号,这个新晋的户部侍郎,加上他那被传的神乎其神的破案技巧,还有曾经对抗瘟疫并解决了危害百姓许久的旱灾,一灯的名号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我女婿他到底犯了什么罪,一个二品大员应该不会轻易被抓进大牢啊?”
米元帅说的没错,二品大员,只要不是犯了什么谋反或者抗旨的大罪,一般的小罪都不会被惩处,这便是人才价值带来的好处。
但一灯好死不死,偏偏就是触犯了第二条,抗旨不尊。
“爹,一灯他因为白灵姐姐失踪,所以无心成婚,想要推迟和明玉公主的婚礼,却没想到因此事触怒了国主,这才被降罪进了大牢……”
“抗旨不尊!”
米元帅顿时觉得头大,若是一般小罪,他很容易就能把一灯救出,但现在一灯犯的是抗旨不尊的大罪,就连身为护国大将军的米元帅都有些感觉难办。
毕竟,其他罪行,都是由当地衙门自行操办,一般来说国主不会过多干预。
但抗旨和谋反两项罪行,都是由国主亲自主持审理,案子的结局基本都是看国主当时的心情。
若是国主因为什么事正在开心,那自然不会从重处置罪人。
但若是国主当时心情不好,那即使不被砍头,多半也是要被打个半死,或者流放三千里才行。
“不行,这事当真不能耽搁!快收拾行李,备马出发!”
“元帅,咱们出发去哪啊?”那副官见米元帅急匆匆的就要出发,顿时无语的问道。
“去皇城!救我女婿!”
也不怪他着急,毕竟米元帅一家从戎,难得出了一个一灯这样的文化人,对米元帅来说,一灯就是他们家的希望。
毕竟,他的朋友们,每天都会说,你老米家一家武夫,真没水准。
可有了一灯,他就可以扬眉吐气的说道:我们家有二品户部侍郎,天下第一神探,你们有吗?
就为了这一点,米元帅也不能让一灯被国主一个不小心给砍了。
更何况,一灯还是米雪的夫婿,让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守寡是绝对不行的!
快马加鞭,米元帅带着副官,米雪,还有三千兵马,朝皇城洪勇而去。
而与此同时,皇宫中,明玉公主也和国主求着情。
“父皇!明玉求求你,把一灯放了吧!”
“不行!那臭小子根本不把你我父女放在眼里,我哪能轻易饶他!”
虽然郑国主这样说着,但他心里其实没那么生一灯的气。
毕竟一灯是他看好的年轻人,他连女儿明玉公主都可以许配给一灯,完全可以看出他对一灯的看重。
可年轻人若是没有磨砺,是很难成就大才的,所以他才会就着这次一灯抗旨的机会,准备给他一些历练。
等到一灯再成熟一些,他一定能够理解郑国主的想法。
只可惜,事件一点点开始偏离了轨道。
一灯没有反抗。
按照他的实力,就算是杀出一条血路也是轻而易举的。
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究其原因,那边是因为还有明玉夹在中间。
虽然郑国主一怒之下把他丢进大牢,但一灯却不能反抗,因为总有一天,他会重新爬起,再一次把明玉娶回家。
在那之前,他需要做的,一个是隐忍,一个是尽快找到白灵的下落。
但若要救回白灵,他务必先回归自由,所以他现在只能先隐忍一番,然后等待燕东他们的消息。
与此同时,一灯的几位红颜知己,也开始了一番行动。
除去失踪的白灵,现在剩下的,是米雪、公孙月娥、鄂伦巴雅和远在皇宫内的明玉。
她们四人在一灯被捕后,各司其职,开始了对一灯的营救计划。
这个营救指的当然不是劫狱,而是单纯的托关系。
首先是米雪,她在一灯入狱后,第一时间快马加鞭的返回了边关要塞,在那里,风尘仆仆的她,见到了自己已经许久没有见过的父亲,米元帅。
“爹……”米雪刚一见到父亲,两只眼睛就被泪水填满了。
米元帅也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宝贝女儿,没想到刚一见面,女儿就哭成了泪人,顿时让他心如刀割。
“闺女,怎么哭成这样?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快告诉爹,爹带十万兵马去把欺负你的人剁了!”
米元帅手中的关刀被他舞的翼翼生风,最后一下,他狠狠的把关刀插进花岗岩铺成的地面上,刀刃深深的插了进去。
“爹!女儿没被人欺负,只是……只是……你女儿很快就要守寡了……”
“什么!”
米元帅气得不行,把关刀拔了出来,又插了回去,反复几次,才对米雪问道:“你什么时候成婚了,爹怎么不知道!”
“……”
无论是米雪,还是一旁米元帅的副官,都一时无语,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米雪动了动嘴唇,却不知道说什么话好。
还好,一旁老米的副官还算是有眼力界儿,赶紧俯到米元帅的耳朵边上说了几句。
“什么?我闺女结婚了?!这是啥时候的事啊!”
“元帅……”那副官无奈地说道:“小姐她早就诚婚礼,请帖也送来很久,我们都提醒过大人,但你一直公务繁忙,没抽出空来看请帖……”
“那你们不会直接通报我吗!”
“元帅……我们通报过……”
“没有!我说没有就没有!”
米元帅一副我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感觉,明摆着就是提自己健忘的情况赖账。
其实他的副官确实告诉过米元帅,关于米雪结婚的事,但当时米元帅正因为和恒国之间边关的争斗,而无暇顾及。
随后,米元帅那武夫脑袋,就把自己闺女结婚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
一番争执,米元帅终于重新想起了闺女回来找自己的正事。
“对了,闺女你说我女婿他怎么了?”
“他……被国主抓进大牢了……”
“什么!”
米元帅在边关,也听说过一灯的名号,这个新晋的户部侍郎,加上他那被传的神乎其神的破案技巧,还有曾经对抗瘟疫并解决了危害百姓许久的旱灾,一灯的名号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我女婿他到底犯了什么罪,一个二品大员应该不会轻易被抓进大牢啊?”
米元帅说的没错,二品大员,只要不是犯了什么谋反或者抗旨的大罪,一般的小罪都不会被惩处,这便是人才价值带来的好处。
但一灯好死不死,偏偏就是触犯了第二条,抗旨不尊。
“爹,一灯他因为白灵姐姐失踪,所以无心成婚,想要推迟和明玉公主的婚礼,却没想到因此事触怒了国主,这才被降罪进了大牢……”
“抗旨不尊!”
米元帅顿时觉得头大,若是一般小罪,他很容易就能把一灯救出,但现在一灯犯的是抗旨不尊的大罪,就连身为护国大将军的米元帅都有些感觉难办。
毕竟,其他罪行,都是由当地衙门自行操办,一般来说国主不会过多干预。
但抗旨和谋反两项罪行,都是由国主亲自主持审理,案子的结局基本都是看国主当时的心情。
若是国主因为什么事正在开心,那自然不会从重处置罪人。
但若是国主当时心情不好,那即使不被砍头,多半也是要被打个半死,或者流放三千里才行。
“不行,这事当真不能耽搁!快收拾行李,备马出发!”
“元帅,咱们出发去哪啊?”那副官见米元帅急匆匆的就要出发,顿时无语的问道。
“去皇城!救我女婿!”
也不怪他着急,毕竟米元帅一家从戎,难得出了一个一灯这样的文化人,对米元帅来说,一灯就是他们家的希望。
毕竟,他的朋友们,每天都会说,你老米家一家武夫,真没水准。
可有了一灯,他就可以扬眉吐气的说道:我们家有二品户部侍郎,天下第一神探,你们有吗?
就为了这一点,米元帅也不能让一灯被国主一个不小心给砍了。
更何况,一灯还是米雪的夫婿,让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守寡是绝对不行的!
快马加鞭,米元帅带着副官,米雪,还有三千兵马,朝皇城洪勇而去。
而与此同时,皇宫中,明玉公主也和国主求着情。
“父皇!明玉求求你,把一灯放了吧!”
“不行!那臭小子根本不把你我父女放在眼里,我哪能轻易饶他!”
虽然郑国主这样说着,但他心里其实没那么生一灯的气。
毕竟一灯是他看好的年轻人,他连女儿明玉公主都可以许配给一灯,完全可以看出他对一灯的看重。
可年轻人若是没有磨砺,是很难成就大才的,所以他才会就着这次一灯抗旨的机会,准备给他一些历练。
等到一灯再成熟一些,他一定能够理解郑国主的想法。
只可惜,事件一点点开始偏离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