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大明海事
张十里自打帮助张国纪把安南的大米都运回京师之后,便继续回去重操旧业,做起了自己海上的买卖来。
张国纪虽然给了张十里一些赏赐,但是因为后续皇上又给他安排了在全国各布政使司收购粮食的差事,他也顾不上照顾张十里。
不过在给皇上的奏疏里,张国纪倒是特意提到了张十里,也正是因此,让张十里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张十里从海上回到廉州府之后,便被他那担任廉州知府的表兄给找了去,不过这一次他这个一向对他很疏远的知府表兄,可是对他无比地热情亲切。
张十里本来还很纳闷儿呢,结果廉州知府开口把事儿一说,他顿时就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这位表兄突然对自己这么客气了,原来是京师的张大人给自己来信了,要自己进京去见他呢!
张十里顿时内心一阵兴奋,他就是知道自己当时为张大人尽心尽力办事,张大人一定会记得自己的,如今张大人让自己去京城,看来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就要来临了。
不过张十里虽然知道张国纪是个京师的大官,但具体官有多大他却是没有概念的,可他不知道,不代表他的表兄廉州知府不知道啊。
张国纪身为国丈,现在颇受皇上器重,不仅去年的时候刚被封为太康伯,而且还被皇上赏赐了尚方宝剑,连朝中的那些大佬都不敢与之争锋,若是能够得到张国纪的赏识和提拔,那自然是前途无量的。
廉州知府没想到自己这个表弟还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这样一位大人物竟然还能记得他这样一个人儿,心中也不禁有些羡慕嫉妒恨了。
不过羡慕归羡慕,这样的好机会他自然也不会放过,要说起来当时这张十里还是他给张国纪介绍的呢,如今张十里就要飞黄腾达了,总不能不拉他一把吧?
张十里虽然没混过官场,但是久在商场和海上打拼,跟那些商人海盗们打交道,自然也是有心眼儿和眼力价儿的,自己表兄的意思他自然看得出来。
当即也表示,如果自己此去京师能够飞黄腾达,定然不会忘记当年表兄向张大人举荐自己的恩情,定然也会向张大人多多说些表兄的好话,让张大人好好提拔一下表兄的。
廉州知府听了这话顿时笑开了花,虽然张国纪是没有权利做主提拔自己的,但是只要张国纪能够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自己定然能够高升!
“那为兄可要拜托表弟你了!”
随后,廉州知府又给了张十里许多银两作为他去京师的盘缠。
可要说银子,张十里比起他这位做知府的表兄可要有钱多了,他这位表兄为官还算比较清廉的,手头儿不算宽裕,自己出一趟海都比他一年的收入还要高了。
但是张十里又怕自己不收下这些银子,自己的这位表兄再误会了自己,认为自己不肯帮忙,所以为了让表兄方向,也只好收下了。
张十里从廉州府衙里出来了之后,便直接回家去收拾行李去了,现在什么事情也没有进京去见张大人重要,后续出海的计划也都推掉了,驾上自己手下的一条稍小的船,便北上往京师去了。
在等待张十里入京的这段时间里,朱天启正在跟张国纪商量关于建设大明航海事业的事情。
朱天启打算成立一个“大明海事部”,统管一切涉海事务,主要包括海关、船务、航海三大部分。
其中“海关”则主管进出口贸易,对现有的市舶司进行改进,参照现代化海关管理模式,由朝廷对大明的进出口贸易和关税进行统一管理,进出口贸易和关税可是一块“大肥肉”,若是管理得当的话,单这一项说不定就能创造出足以匹敌目前全国田租地税的收入来!
“船务”则是负责大明所有朝廷船只的制造、维护和管理工作,同时也负责民间海船的备案登记和管理工作。
“航海”主要分为海运和远洋贸易两部分。
海运主要指近海区域的海上运输工作,以更为迅捷便利的海上运输来逐步替代效率低下,且腐败透顶的内河漕运。
远洋贸易自然是负责管理朝廷和民间海船出海进行远洋贸易的一应事务,不过虽然说是“贸易”,倒也不一定真要老老实实地做生意。
朱天启很清楚,现在的海上就是弱肉强食,打不过就搞贸易,打得过就直接化身海盗开抢了,那么自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造出来了坚船利炮来,自然也是不介意在合适的时机,对合适的对象,干上几票的!
现在朱天启已经简单罗列出了“大明海事部”的组织架构,不过想要真正把它建立起来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行,所以自己需要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将其付诸实践。
其中“海关”这一部分虽然是值得去做,也是在成立之后可以获得最大受益的一项,但同时也是对于目前的朱天启来说最难实现的。
如今的市舶司简直是形同虚设,明明如今大明的进出口贸易繁荣无比,流入大明的白银数不胜数,可偏偏市舶司一年也收不上多少银子来,靠着原来的市舶司这套系统肯定是不成的。
可要是想要绕过现在的官僚体系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建设大明海关,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自己压根儿无人可用。
虽然经由围剿建奴一战,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威望,笼络了武将和士卒们的人心,把兵权紧紧握在了手里,但是现在自己只是让底下的官员们开始有些害怕自己了而已,却并不能让他们真正地忠于自己,自己的政令依然无法有效推行下去。
若是像组建税务司那样继续安排锦衣卫担任督查自然也是一个办法,只是全国的税务司衙门已经用了不少锦衣卫的人手了,若是海关还用锦衣卫,这又将是一个很大的摊子,恐怕锦衣卫现有的人手都不够用!
所以建设大明海关的事情只能先放上一放了!
相较海关而言,船务和航海的计划则更具可行性。船务这块儿,建设完整的对朝廷和民间船只的管理体系虽然暂时难以实现,但是建设朝廷的造船厂,为朝廷造船、修船、维护船只还是可以的,这是花钱就能办成的事情。
航海方面的工作也比较容易开展,虽然现在朝廷没有现成的海船船队,但是可以通过收编民间海商的船队来达到目的。
朱天启正是因此才让张国纪把张十里给找来京师的,张十里虽然不算是什么有名的大海商,但是贵在其人品还算可靠,至少他在张国纪手底下办事儿的这段时间里还是很尽心尽力的。
所以可以以张十里的船队作为突破口,让张十里去招揽一些同行的船只进来,组建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海上运输船队还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也可以通过张十里来了解一下当前大明附近海域的贸易情况和海上势力,以便朝廷的航海船队组建起来之后,可以尽快地加入“海上市场”,分上一杯羹!
半个月之后,张十里抵达了京师,他带上备好的礼品,直奔张国纪的府上去了。
张国纪这段时间隔三差五便会去乾清宫里听朱天启给他讲自己关于大明海事建设的“宏伟计划”,虽然朱天启说的很多东西他都听不懂,但是听得多了,也就都记在心里了,对于朱天启想做的事情他也算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
现在听闻张十里到了京师,张国纪顿时便来了精神,因为这个张十里在皇上的计划里可是很重要的一环,这是一个切入口,有了张十里,后续的工作才能展开。
张国纪马上命人把他带了进来,并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连张十里的跪都免了。
其实隔了这么长时间没见,现在再次看到张十里,往事瞬间都涌上了心头来,让张国纪还不禁有些感慨了呢,他望着张十里,微微吐了口气,“十里啊,这一眨眼咱们已经一年没见了,去安南采购粮米的事情还好像昨天一样呢!”
张十里陪着笑,赶忙说道:“小的也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老爷呢!”
虽然张十里这话说得倒是情真意切,只是此话让张国纪听了却感觉有些古怪,就是忍不住感觉有些恶寒。
张十里自是没有感觉自己的话有哪里不妥的,反倒是从袖口里掏出了一封礼单来,给张国纪呈上前来,一脸谄笑地说道:“这些是小的的一片心意,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张国纪接过礼单,打开扫了一眼,不由得有些微微惊讶,这张十里还真是大手笔啊,里面的奇珍异宝多达百余件,光是南海大珍珠就多达百颗,还有珊瑚数十株,光是这一眼扫去,便已经是价值不下万两了。
张国纪回过神来,故作淡然地咧嘴一笑,把礼单暂且扣在了桌上,“十里,你这可就有点儿见外了,我与你在安南武家庄守卫粮仓的时候,也算是有过过命的交情了,虽然我们有幸没有遇上兵匪的劫掠,但是大家也算同生共死过一场,你何苦给我送这么一份儿大礼啊!”
在张国纪看来,张十里做海上生意,有钱归有钱,但是这样一份厚礼送出来,恐怕也是把家底儿都给搬出来了。
然而张十里却是陪着笑脸,摇了摇头,脸上不仅看不出倾家荡产后的艰难,反倒还有几分感动,“老爷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实在是抬举了小的,小的为大人刀山火海,自是死不足惜,哪里敢跟老爷攀这种生死交情。
这些不过是区区薄礼,实在不成敬意,若不是小的来得匆忙,还应多多孝敬老爷才是!”
一听这话,张国纪可真得是难以掩饰自己的震惊之色了,上万两银子的礼单送出来,竟然还是“区区薄礼”?这做海上生意到底得有多赚钱啊?难怪皇上对海事这般上心呢!
张国纪想到这里,更感觉自己必须得帮皇上把这张十里给“拿下”了,只不过现在他决心倒是有了,但是信心却是瞬间不足了。
本来他还认为张十里这般巴结自己,想必自己随便许他个官职,他便肯死心塌地地向自己,向皇上效命了呢。
可现在看来,人家做海上生意这么赚钱,简直是日进斗金,又何苦放着大把的银子不赚,过来做官呢?
张国纪突然感觉,官职这东西可能对于张十里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要想收编张十里,可能还得把饼画大点儿。
张国纪沉思片刻,索性直接甩出了杀手锏来,正色问道:“张十里,你可知道本官此次把你召入京师是所为何事啊?”
张十里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他见张国纪突然这般严肃,顿时也是马上恭敬地站好,回答道:“小的不知,还望老爷明示!”
张国纪用手指了指天,说道:“是皇上想要见你!”
“皇上?!”张十里一听这话,顿时一愣,可只是一瞬,他便瞬间回过神来,当时就吓得跪在了地上,一脸地难以置信,“皇上怎么会知道草民这种小人物……”
张国纪却是朗声一笑,安抚道:“你也不必害怕,皇上既然说想要见你,那自然是想要重用你,这对你来说是个大好事!”
“皇上……要重要我?”张十里更感觉惊疑不定了,他甚至都开始怀疑张国纪是不是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朝廷命官,而是个大骗子,大忽悠,这是在给自己设套儿呢!“可是草民压根儿就没做过官,也不会做官啊,草民又能帮皇上做什么呢……”
张国纪看得出来张十里是被吓傻了,自己这么说他很难相信,只好解释了一句:“那自然还是行船下海的事情了,皇上打算经营海事,要找些靠谱的人,我自然是第一个要把你举荐给皇上了!”
张十里一听这话,顿时也就回过味儿来了,同时也放松了不少,皇上能知道他这么个人,那自然跟张国纪是脱不开干系的,而且如果皇上找他是打算让他做些行船下海的事情,那他还真是有些信心能够把这些差事儿给办好的,所以心里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张国纪虽然给了张十里一些赏赐,但是因为后续皇上又给他安排了在全国各布政使司收购粮食的差事,他也顾不上照顾张十里。
不过在给皇上的奏疏里,张国纪倒是特意提到了张十里,也正是因此,让张十里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张十里从海上回到廉州府之后,便被他那担任廉州知府的表兄给找了去,不过这一次他这个一向对他很疏远的知府表兄,可是对他无比地热情亲切。
张十里本来还很纳闷儿呢,结果廉州知府开口把事儿一说,他顿时就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这位表兄突然对自己这么客气了,原来是京师的张大人给自己来信了,要自己进京去见他呢!
张十里顿时内心一阵兴奋,他就是知道自己当时为张大人尽心尽力办事,张大人一定会记得自己的,如今张大人让自己去京城,看来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就要来临了。
不过张十里虽然知道张国纪是个京师的大官,但具体官有多大他却是没有概念的,可他不知道,不代表他的表兄廉州知府不知道啊。
张国纪身为国丈,现在颇受皇上器重,不仅去年的时候刚被封为太康伯,而且还被皇上赏赐了尚方宝剑,连朝中的那些大佬都不敢与之争锋,若是能够得到张国纪的赏识和提拔,那自然是前途无量的。
廉州知府没想到自己这个表弟还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这样一位大人物竟然还能记得他这样一个人儿,心中也不禁有些羡慕嫉妒恨了。
不过羡慕归羡慕,这样的好机会他自然也不会放过,要说起来当时这张十里还是他给张国纪介绍的呢,如今张十里就要飞黄腾达了,总不能不拉他一把吧?
张十里虽然没混过官场,但是久在商场和海上打拼,跟那些商人海盗们打交道,自然也是有心眼儿和眼力价儿的,自己表兄的意思他自然看得出来。
当即也表示,如果自己此去京师能够飞黄腾达,定然不会忘记当年表兄向张大人举荐自己的恩情,定然也会向张大人多多说些表兄的好话,让张大人好好提拔一下表兄的。
廉州知府听了这话顿时笑开了花,虽然张国纪是没有权利做主提拔自己的,但是只要张国纪能够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自己定然能够高升!
“那为兄可要拜托表弟你了!”
随后,廉州知府又给了张十里许多银两作为他去京师的盘缠。
可要说银子,张十里比起他这位做知府的表兄可要有钱多了,他这位表兄为官还算比较清廉的,手头儿不算宽裕,自己出一趟海都比他一年的收入还要高了。
但是张十里又怕自己不收下这些银子,自己的这位表兄再误会了自己,认为自己不肯帮忙,所以为了让表兄方向,也只好收下了。
张十里从廉州府衙里出来了之后,便直接回家去收拾行李去了,现在什么事情也没有进京去见张大人重要,后续出海的计划也都推掉了,驾上自己手下的一条稍小的船,便北上往京师去了。
在等待张十里入京的这段时间里,朱天启正在跟张国纪商量关于建设大明航海事业的事情。
朱天启打算成立一个“大明海事部”,统管一切涉海事务,主要包括海关、船务、航海三大部分。
其中“海关”则主管进出口贸易,对现有的市舶司进行改进,参照现代化海关管理模式,由朝廷对大明的进出口贸易和关税进行统一管理,进出口贸易和关税可是一块“大肥肉”,若是管理得当的话,单这一项说不定就能创造出足以匹敌目前全国田租地税的收入来!
“船务”则是负责大明所有朝廷船只的制造、维护和管理工作,同时也负责民间海船的备案登记和管理工作。
“航海”主要分为海运和远洋贸易两部分。
海运主要指近海区域的海上运输工作,以更为迅捷便利的海上运输来逐步替代效率低下,且腐败透顶的内河漕运。
远洋贸易自然是负责管理朝廷和民间海船出海进行远洋贸易的一应事务,不过虽然说是“贸易”,倒也不一定真要老老实实地做生意。
朱天启很清楚,现在的海上就是弱肉强食,打不过就搞贸易,打得过就直接化身海盗开抢了,那么自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造出来了坚船利炮来,自然也是不介意在合适的时机,对合适的对象,干上几票的!
现在朱天启已经简单罗列出了“大明海事部”的组织架构,不过想要真正把它建立起来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行,所以自己需要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将其付诸实践。
其中“海关”这一部分虽然是值得去做,也是在成立之后可以获得最大受益的一项,但同时也是对于目前的朱天启来说最难实现的。
如今的市舶司简直是形同虚设,明明如今大明的进出口贸易繁荣无比,流入大明的白银数不胜数,可偏偏市舶司一年也收不上多少银子来,靠着原来的市舶司这套系统肯定是不成的。
可要是想要绕过现在的官僚体系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建设大明海关,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自己压根儿无人可用。
虽然经由围剿建奴一战,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威望,笼络了武将和士卒们的人心,把兵权紧紧握在了手里,但是现在自己只是让底下的官员们开始有些害怕自己了而已,却并不能让他们真正地忠于自己,自己的政令依然无法有效推行下去。
若是像组建税务司那样继续安排锦衣卫担任督查自然也是一个办法,只是全国的税务司衙门已经用了不少锦衣卫的人手了,若是海关还用锦衣卫,这又将是一个很大的摊子,恐怕锦衣卫现有的人手都不够用!
所以建设大明海关的事情只能先放上一放了!
相较海关而言,船务和航海的计划则更具可行性。船务这块儿,建设完整的对朝廷和民间船只的管理体系虽然暂时难以实现,但是建设朝廷的造船厂,为朝廷造船、修船、维护船只还是可以的,这是花钱就能办成的事情。
航海方面的工作也比较容易开展,虽然现在朝廷没有现成的海船船队,但是可以通过收编民间海商的船队来达到目的。
朱天启正是因此才让张国纪把张十里给找来京师的,张十里虽然不算是什么有名的大海商,但是贵在其人品还算可靠,至少他在张国纪手底下办事儿的这段时间里还是很尽心尽力的。
所以可以以张十里的船队作为突破口,让张十里去招揽一些同行的船只进来,组建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海上运输船队还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也可以通过张十里来了解一下当前大明附近海域的贸易情况和海上势力,以便朝廷的航海船队组建起来之后,可以尽快地加入“海上市场”,分上一杯羹!
半个月之后,张十里抵达了京师,他带上备好的礼品,直奔张国纪的府上去了。
张国纪这段时间隔三差五便会去乾清宫里听朱天启给他讲自己关于大明海事建设的“宏伟计划”,虽然朱天启说的很多东西他都听不懂,但是听得多了,也就都记在心里了,对于朱天启想做的事情他也算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
现在听闻张十里到了京师,张国纪顿时便来了精神,因为这个张十里在皇上的计划里可是很重要的一环,这是一个切入口,有了张十里,后续的工作才能展开。
张国纪马上命人把他带了进来,并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连张十里的跪都免了。
其实隔了这么长时间没见,现在再次看到张十里,往事瞬间都涌上了心头来,让张国纪还不禁有些感慨了呢,他望着张十里,微微吐了口气,“十里啊,这一眨眼咱们已经一年没见了,去安南采购粮米的事情还好像昨天一样呢!”
张十里陪着笑,赶忙说道:“小的也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老爷呢!”
虽然张十里这话说得倒是情真意切,只是此话让张国纪听了却感觉有些古怪,就是忍不住感觉有些恶寒。
张十里自是没有感觉自己的话有哪里不妥的,反倒是从袖口里掏出了一封礼单来,给张国纪呈上前来,一脸谄笑地说道:“这些是小的的一片心意,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张国纪接过礼单,打开扫了一眼,不由得有些微微惊讶,这张十里还真是大手笔啊,里面的奇珍异宝多达百余件,光是南海大珍珠就多达百颗,还有珊瑚数十株,光是这一眼扫去,便已经是价值不下万两了。
张国纪回过神来,故作淡然地咧嘴一笑,把礼单暂且扣在了桌上,“十里,你这可就有点儿见外了,我与你在安南武家庄守卫粮仓的时候,也算是有过过命的交情了,虽然我们有幸没有遇上兵匪的劫掠,但是大家也算同生共死过一场,你何苦给我送这么一份儿大礼啊!”
在张国纪看来,张十里做海上生意,有钱归有钱,但是这样一份厚礼送出来,恐怕也是把家底儿都给搬出来了。
然而张十里却是陪着笑脸,摇了摇头,脸上不仅看不出倾家荡产后的艰难,反倒还有几分感动,“老爷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实在是抬举了小的,小的为大人刀山火海,自是死不足惜,哪里敢跟老爷攀这种生死交情。
这些不过是区区薄礼,实在不成敬意,若不是小的来得匆忙,还应多多孝敬老爷才是!”
一听这话,张国纪可真得是难以掩饰自己的震惊之色了,上万两银子的礼单送出来,竟然还是“区区薄礼”?这做海上生意到底得有多赚钱啊?难怪皇上对海事这般上心呢!
张国纪想到这里,更感觉自己必须得帮皇上把这张十里给“拿下”了,只不过现在他决心倒是有了,但是信心却是瞬间不足了。
本来他还认为张十里这般巴结自己,想必自己随便许他个官职,他便肯死心塌地地向自己,向皇上效命了呢。
可现在看来,人家做海上生意这么赚钱,简直是日进斗金,又何苦放着大把的银子不赚,过来做官呢?
张国纪突然感觉,官职这东西可能对于张十里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要想收编张十里,可能还得把饼画大点儿。
张国纪沉思片刻,索性直接甩出了杀手锏来,正色问道:“张十里,你可知道本官此次把你召入京师是所为何事啊?”
张十里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他见张国纪突然这般严肃,顿时也是马上恭敬地站好,回答道:“小的不知,还望老爷明示!”
张国纪用手指了指天,说道:“是皇上想要见你!”
“皇上?!”张十里一听这话,顿时一愣,可只是一瞬,他便瞬间回过神来,当时就吓得跪在了地上,一脸地难以置信,“皇上怎么会知道草民这种小人物……”
张国纪却是朗声一笑,安抚道:“你也不必害怕,皇上既然说想要见你,那自然是想要重用你,这对你来说是个大好事!”
“皇上……要重要我?”张十里更感觉惊疑不定了,他甚至都开始怀疑张国纪是不是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朝廷命官,而是个大骗子,大忽悠,这是在给自己设套儿呢!“可是草民压根儿就没做过官,也不会做官啊,草民又能帮皇上做什么呢……”
张国纪看得出来张十里是被吓傻了,自己这么说他很难相信,只好解释了一句:“那自然还是行船下海的事情了,皇上打算经营海事,要找些靠谱的人,我自然是第一个要把你举荐给皇上了!”
张十里一听这话,顿时也就回过味儿来了,同时也放松了不少,皇上能知道他这么个人,那自然跟张国纪是脱不开干系的,而且如果皇上找他是打算让他做些行船下海的事情,那他还真是有些信心能够把这些差事儿给办好的,所以心里也就没那么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