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长生天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明军主帅

    侯世禄一听这话也是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来,皇上的营寨是临时以土围木栏搭建而成,里面只有一万御林军和一千锦衣卫,是断然敌不过这支建奴的八旗军的,一旦皇上有个好歹,他们俩便成了千古罪人了!

    侯世禄当即回身策马去追赶明军的大部队,口中呼喊着:“全军听令,停止追击!”

    尤世威也当机立断,跟着侯世禄一起去指挥大军转向,并把向东方展开包围的明军撤下,转而向南方延伸兵力,企图拦截代善继续南下。

    代善见后方的明军突然转向,把拦在自己东北方向的兵力都给撤了下来,一时间也是十分惊讶的,心中还在琢磨,明军这是要放自己离开,还是故意以此诱自己回头。

    代善暂时看不懂明军的举动,因此也不敢贸然转向东北,便继续拼命地带着手下往南狂奔。

    然后他就发现明军的举动突然间变得更加令他难以理解了,明军全军几万兵马,竟然突然间连阵型都顾不上保持了,一个个没了命地朝自己狂追了过来!

    看到这一幕,代善就算再傻也能想到,自己的前面必然是某个对于明军来说很重要的区域,以至于明军为了阻拦自己继续前行,什么都顾不上了!

    代善想到这里不禁嘴角微微上扬,更坚定了要去南边一探究竟的决心,事到如今他反而也不打算着急脱身了。

    片刻之后,代善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这处明军拼了命也要阻拦自己前往的“禁区”。

    远远望去,这是一处规模不大的营寨,外围是木制的栅栏围墙,中间还有一圈土围,土围中是一座用土堆砌而成的高台,高台上面的正中搭建着中军帅帐,很明显,这里似乎就是明军主帅的营寨。

    代善顿时感觉自己这趟是来着了,这么小的一座营寨,里面最多也就只能够容得下万余兵马而已,自己轻而易举便可将其踏平,若是斩了明军主帅,明军岂不大乱?

    等到明军大乱之后,便可趁机将其大军击溃,到那时候,自己便是此战之首功,即便是大汗也得高看自己一眼!

    代善想到这里便感觉热血沸腾,异常兴奋,然而当他距离明军的这座营寨更近了一些之后,才突然发现,这座营寨里好像不仅仅是明军的主帅那么简单,营寨的上空悬挂着一面明军大纛旗,中军帐后还竖着大明皇帝的龙旗和天子节钺。

    代善看到这些之后,顿时大惊,他突然意识到,这座营寨的主人,竟然是大明皇帝朱由校。

    一瞬间,代善便从大惊变成了大喜,因为大明皇帝的分量可比任何一个明军主帅都要重上千万倍的,若是能够劫持了大明皇帝,何愁大明不降?

    代善抽出马刀,舔了舔嘴唇,对身边的手下喝令道:“全军听令,给我冲破前方的营寨,活捉大明皇帝,听好了,老子要活的!”

    一众人听到“大明皇帝”四字,自然也是吃了一惊,不过他们才不会想那么多,他们只知道,谁能活捉到大明皇帝,谁就能夺得首功,自然一个个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争相朝明军的营寨扑了过去。

    追在后面的侯世禄和尤世威眼看着建奴的兵马已经冲向了皇上的营寨,脸上都有些绝望了,可是他们也很无奈啊,他们不论是马匹还是骑术都比不上建奴,追了二十多里硬是没追上。

    尤世威对着侯世禄大喊:“候将军,建奴就要攻向皇上的营寨了,怎么办啊!”

    侯世禄一边拼命追赶,一边头也不回地回话道:“还能怎么办,自然是趁建奴攻破营寨之前,将其歼灭了!”

    然而就在这时,在侯世禄和尤世威的后方突然冒出来了数万建奴大军,气势汹汹地朝他们杀了过来。

    这支是建奴的主力,皇太极在多尔衮归营之后便迅速率军往西边转移,一来是要避开满桂和祖大寿军的锋芒,尽快撤离此地,二来是来助代善一臂之力。

    因为一直看不到代善的影子,皇太极也不知道代善这边的情况,但是无论如何他不能丢下代善不管,索性直接追了上来,只要能与代善汇合,皇太极便自信没有哪只明军可以拦得住七万八旗大军的去路,即便是辽东的关宁铁骑也不行。

    毕竟关宁铁骑总数不过三万人(现在通过孙承宗扩军已达四万),自己的兵力是其二倍,正面遇上也有胜算。

    然后皇太极就望见一支足有六七万兵马的明军正在追击代善,这支明军只是普通的部队,里面没有关宁铁骑和辽军,皇太极自然是更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当即便率军追了上去,向这支明军发动了攻击。

    不过打归打,皇太极却也没有在此久战的打算,毕竟他身后还跟着满桂和祖大寿呢,眼前这支明军虽然很弱,但若是自己身后的满桂和祖大寿追了上来,被两支明军前后夹击,那可就难以脱身了。

    因此皇太极只希望尽快助代善摆脱这支明军,让代善部与自己汇合,先行撤离此地,再做打算!

    侯世禄和尤世威部本来为了追赶代善早就乱了阵脚,现在又突然遭受了来自后方的皇太极部的袭击,顿时便全军大乱,只剩下挨打的份儿了,战局变成了一边儿倒!

    皇太极见状,便对豪格吩咐道:“豪格,你带两千骑兵穿过明军队伍,前去寻找代善,让代善速来与我大军汇合,不要恋战!”

    “孩儿遵命!”豪格当即领命,带上两千骑兵便冲入了战阵。

    此时的明军虽然足有数万人的兵力,但是此时已经被建奴打得丢盔弃甲,毫无还手之力了,豪格带着两千骑兵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轻松穿越了明军队伍,找到了代善。

    此时的代善正在率军猛攻明军的营寨,但是这营寨里的守军毕竟是御林军和锦衣卫,即便御林军近些年来缺乏锻炼,但毕竟武器装备都算得上是明军里面最好的,而且能当上御林军的,也曾经都是明军里的高手和精锐。

    加之侯世禄和尤世威也仍然在咬着代善的队伍拼命,代善因为要抵制侯世禄和尤世威的攻击,无法集中兵力攻城,故而一时之间还是难以攻破营寨。

    豪格只顾寻找代善,直到他冲破了围攻代善的明军,冲到了代善面前,才发现代善正在攻打的这座营寨之中,竟然竖立着大明皇帝的龙旗和天子节钺!

    代善看到豪格,顿时大喜,“豪格,你来的正好,快助我攻破此寨,活捉大明皇帝!”

    豪格倒是没有像代善那样,被功利之心冲昏了头脑,他还是记得皇太极让他来干什么的,赶忙对代善说道:“塔答(伯父),阿玛下令让你速速撤军与大军汇合,不得恋战,还请塔答速速随我回军!”一块儿肥肉就要入口了,代善怎肯松口?

    “豪格,大明皇帝就在眼前,若是我们把大明皇帝活捉了,明军就只能向我们乖乖投降了,并非我不遵大汗的军令,而是这等良机一旦错失,恐怕我们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代善伸手拍了拍豪格的肩膀,循循善诱道:“豪格,你若肯助我一臂之力,也将成为我大金的功臣!”

    老实说,豪格听了这话确实有些动心了,但他想来对于皇太极都是言听计从的,不敢有丝毫的违逆,所以最终还是理智占领了上峰,他摇了摇头,态度坚决:“不行,阿玛说过,不得恋战,还请塔答务必尽快随我回去与大军汇合。

    而且大军后方现有数万明军追击,一旦明军追到,与现在这股明军前后夹击我军,则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正在争执,突然有一支骑兵队伍从东北方向赶到,在距离代善的军团还有二三百步的时候突然端起火铳来朝着代善的军团发起了一轮射击。

    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断了代善和豪格的争执,两人赶忙停止了争吵把注意力投向了攻击他们的这支骑兵队伍。

    这支队伍不过一千余人,但是与普通的明军骑兵不同的是,他们一个个都如斥候探马一般只穿轻甲,手里是一杆火铳作为主武器,除此之外只有腰间的一把短刀,便别无他物了。

    代善和豪格本来已经做好了与这支骑兵短兵相接的准备了,但却发现这支骑兵队伍并没有直接朝着他们冲杀过来,而是转向了他们军团的东侧,始终与他们的军团保持着一二百米的距离用火铳射击。

    这些建奴的士卒哪里能忍得了,当即便有几百个建奴骑兵朝着这支骑兵队伍冲了过去,然而面对这些朝自己奔袭而来的建奴骑兵,明军的骑兵小队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惊慌,依然队形整齐,先是对着建奴的骑兵进行了一轮齐射,随后便拍马就跑。

    明军边跑边装弹药,却也恰好与建奴的骑兵保持着二三百步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正好在建奴弓箭的射程之外,却在明军火铳的射程之内。

    明军十分熟练地装好了弹药,随后便又同时回身瞄准射击,身后追击的建奴骑兵在一瞬间应声而倒。

    这支明军骑兵正是孙元化手下的骑铳兵,孙元化见到建奴大军都在南移,自然是担心皇上的安危,便马上派张博裕率军前来救援了。

    如今建奴的大军与明军已经混战成了一团,孙元化也不敢贸然朝战场上开炮。

    事实证明,骑铳兵的实战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不过一个回合便已经放倒了数百名建奴骑兵。

    张博裕随即再次率军朝建奴奔袭而来,在进入火铳射程之后,对建奴发起了一轮齐射,又放倒了上百个建奴士卒。

    这下可把代善给激怒了,区区这么一千骑兵,竟敢这般放肆,代善当即便要亲自率军前去追击。

    豪格赶忙抓住了他坐骑的缰绳,劝阻道:“塔答不要去追了,明军的火铳厉害,即便去追了也是沾不到便宜的,这一小队骑兵只是明军的先头部队,明军的大股援军应该很快就会赶到这里,咱们还是赶快撤军吧!”

    代善咬牙切齿地望着张博裕的骑铳兵队伍,可他也知道豪格说得话很有道理,如今这样一支千人的骑兵小队就让自己这么头疼了,若是明军的大部队赶到,自己再想撤军可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代善也只好随豪格调转马头,率军朝西南方向撤去,钻入了建奴与明军的战阵之中,朝着建奴的大军奔去了。

    望见建奴的军队已经离去,张博裕这才赶忙率领骑铳兵军团赶到了皇上的营寨前,在寨门前列阵防卫。

    营寨里的御林军们其实此时也都已经接近了极限,若不是建奴的后方有尤世威和侯世禄的军队牵制,后来又有张博裕带兵前来袭扰救援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这寨门就会被建奴的军队攻破了。

    因而此时建奴终于撤军了,让营寨里的御林军们都有一种死里逃生的解脱感,毕竟他们身后守卫的可是皇上,肩上可是扛着天大的压力呢,因而现在这跟紧绷着的弦突然一松下来,一股强烈的疲惫感瞬间袭来,让他们纷纷都瘫倒在地。

    而此事营寨的中军大帐里,朱天启在得知建奴终于撤军之后,也是暗暗地松了口气,虽然他自始至终都表现得镇定自若,没有显露出一丝的惊慌之色,但是心里却早就紧张的一批了。

    他哪里能想到,侯世禄和尤世威这么不中用,七万多兵马竟然还拦不住建奴,拦不住也就算了,还把建奴给撵到了自己的营寨这里,这就是传说中来自队友的“背刺”?

    面对营寨外面建奴大军的猛攻,朱天启却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惊恐来,否则他这儿一怂,外面的士卒们就更得乱了,到时候这营寨更受不住。

    所以即便王元宝已经被吓得慌了神,不停地劝他速速移驾,朱天启都断然拒绝了。

    因为他一旦跑路,不光影响明军的士气,而且也让朝中的那些文官大臣们看了自己的笑话,自己之前在京师里说起“灭建奴”的时候可是豪情万丈,不能一上了战场,刚一遇上建奴,还没怎么着就认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