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南下
虽然朱翊镒去江南的事嘉靖那边还没有消息,但自嘉靖四十四年春节开始,前来裕王府送礼的人便络绎不绝。
裕王烦不胜烦,无奈听儿子的,一家都去了西山。
一处并不很大的小院子里,裕王穿着常服站在明亮客厅里临着王羲之的字帖。
“镒儿这里可真暖和,而且还没有煤烟味,都不用熏香。”
裕王妃挺着大肚子,拿着一把剪刀在玻璃窗前修剪一株盆景。
“你瞧瞧这玻璃窗,真亮堂,冬日里这花竟也开的这么艳。”
去年冬季,在朱翊镒的亲自指导下,水泥厂又分出一个玻璃窑,有后世的各种技术资料,很快便建成投产了。
“暖气,玻璃窗,镒儿已经让人给王府准备了,不过得先让老爷子享受上,再等些日子吧,等咱过了上元节回去的时候,估计就能装好了。”
说到这里,裕王妃忽然想起一事,转头问道:“镒儿中午还回来吃饭不。”
“够呛,他去给老爷子装暖气换玻璃窗,老爷子不会连中午饭都不管吧。”
裕王将毛笔放下,活动了下手腕。
裕王妃没说话,不过心里却在嘀咕:就你那爹,不管饭也不稀罕。
随后转身给宫女吩咐,让给世子做着饭。
此时的朱翊镒,正登高给嘉靖的景阳宫大殿换玻璃窗。
当然这事轮不到他干,但这是给嘉靖装修屋子,他哪怕抡个锤子,那在嘉靖眼里也是不一样的。
没看到陈洪都贵为大太监了,照样晚上站寝殿外面给嘉靖守夜。
“嗯,好、好、好,真是亮堂了,也暖和了,你能想着朕,朕还真没白疼你。”
嘉靖看着透过玻璃窗洒下的阳光,心里甚是舒坦。
扦下一颗钉子,朱翊镒闻言忙从梯子上下来了。
“皇爷爷,等暖气安好了,您这里肯定更暖和,您以后在殿里就不用穿这么厚的道袍了,而且没有烟味杂扰,您炼丹焚香,韵味更纯。”
朱翊镒扶着嘉靖在窗前一个躺椅上坐下,随手倒了一杯茶。
就着正午的阳光,嘉靖看着手里袅袅热气的香茗,心里也明亮了许多。
“来,陪你皇爷爷杀一盘。”
嘉靖说完,陈洪忙将棋盘搬了过来。
“去江南这事,你别怪你皇爷爷,胡宗宪在江南已是怨声载道,朕也是无人可用了。”
嘉靖落下一子,突然开口。
“皇爷爷,孙儿虽小,但也姓朱,给皇爷爷分忧也是应当应分的,况且孙儿也想去江南看看,而且等以后铁路修好了,到江南也就两天,到时候皇爷爷若是想了,也可以去江南转转。”
朱翊镒说着,落下一子,随后又道:“皇爷爷,您自正德十六年进京,至今四十余年没回乡了,等铁路修好了,您可以先到南京,然后再坐船回安陆州看看。”
朱翊镒三句话不离铁路,倒把嘉靖逗笑了。
“知道了,你那京杭铁路的事,朕记下了,不过你也得心里有数,运河上的牵扯的利益很多,朕虽贵为皇帝,但也不是事事都能如意。”
朱翊镒闻言,心里便有了数,嘉靖这意思就是你放心去干吧,但是干好干赖我也没法给你兜着。
嗯,这很嘉靖。
不过有嘉靖点头,又有徐党支持,其他的一些宵小,他还是能镇住的,实在不听邪的,他有的是小手段。
“
从宫里出来,天已经黑了。
等回到西山,裕王夫妇正等他吃饭。
“铁路的事谈妥了?”
裕王给他盛了碗八宝莲子粥,笑着问道。
“嗯,妥了是妥了,但就是地方上还得咱自个儿来摆平。”
裕王自己也盛了碗粥,随后坐下道:“这就不错了,老爷子对你比对我强!”
“那是,我儿子多大本事,几年就折腾起这么大的家业,得老爷子稀罕那也是应该的,况且我儿子还得去给你老朱家顶雷。”
说到这里,裕王妃就有些愤愤不平,又想嘟囔两句,被裕王拿眼睛堵死了。
明朝后宫不得干政。
裕王妃也只能吐吐舌头,剜一眼裕王。
过了上元节,裕王一家回到了京城裕王府,这时候朝廷的正式任命也下来了。
朱翊镒赐尚方宝剑,领南直、安徽、浙江、湖广、江西、福建、广东七省总督,掌平倭事,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接到任命之后,朱翊镒并没有急着动身,主持完京杭铁路股份发行,安排好西山大小事务,直到二月初,才南下杭州。
朱翊镒上任,比大明朝任何一任总督的排场都大,光西山卫就有一千七百名士卒,三十多艘大船,在运河上一字排开。
前面船只出了通州十里,最后面的船只才开始动。
依着大明朝文官的尿性,朱翊镒的船队还没到德州,通政司里就塞满了弹劾裕王世子好大喜功的奏章。
嘉靖根本没看,直接让陈洪将上折子的官员名单记了下来,然后派快马抄送给了朱翊镒一份。
看了看这份名单,再看看这绵延数里的船队,朱翊镒心中才安,要是没有西山卫跟随,他可不敢只身入江南。
这还没到地头呢,身后便一群饿狼盯上了。
一路南下,朱翊镒来到这个时空后也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北方的运河两岸没有他想象中的凋敝。
恰恰相反,沧州、德州、临清等他前世去过的城市,在这个时代竟很繁华。
“怎么这一路行来,到没看到多少流民呢?”
朱翊镒笑着问徐渭。
徐渭现在已是朱翊镒的幕僚了,去江南得有个熟悉情况的身边人。
朱翊镒便答应保胡宗宪一命,这才请来了徐渭。
“世子爷,这事你还问我,地方官为了完成朝廷的铁路工人指标,京畿附近的流民都被抓光了,有些县城连要饭的都抓,我还听说丐帮最近损失挺大的,好多正在向江南转移。”
朱翊镒闻言笑的更大声了。
“凭劳动吃饭有啥不好,本世子又不是不给钱,再说了,别以为本世子不知道,一些坑蒙拐骗的龌龊事,就是他娘的丐帮干的!”
“我去江南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东南七省的要饭的全都抓来给我修铁路,想跪着要饭吃,门都没有!”
裕王烦不胜烦,无奈听儿子的,一家都去了西山。
一处并不很大的小院子里,裕王穿着常服站在明亮客厅里临着王羲之的字帖。
“镒儿这里可真暖和,而且还没有煤烟味,都不用熏香。”
裕王妃挺着大肚子,拿着一把剪刀在玻璃窗前修剪一株盆景。
“你瞧瞧这玻璃窗,真亮堂,冬日里这花竟也开的这么艳。”
去年冬季,在朱翊镒的亲自指导下,水泥厂又分出一个玻璃窑,有后世的各种技术资料,很快便建成投产了。
“暖气,玻璃窗,镒儿已经让人给王府准备了,不过得先让老爷子享受上,再等些日子吧,等咱过了上元节回去的时候,估计就能装好了。”
说到这里,裕王妃忽然想起一事,转头问道:“镒儿中午还回来吃饭不。”
“够呛,他去给老爷子装暖气换玻璃窗,老爷子不会连中午饭都不管吧。”
裕王将毛笔放下,活动了下手腕。
裕王妃没说话,不过心里却在嘀咕:就你那爹,不管饭也不稀罕。
随后转身给宫女吩咐,让给世子做着饭。
此时的朱翊镒,正登高给嘉靖的景阳宫大殿换玻璃窗。
当然这事轮不到他干,但这是给嘉靖装修屋子,他哪怕抡个锤子,那在嘉靖眼里也是不一样的。
没看到陈洪都贵为大太监了,照样晚上站寝殿外面给嘉靖守夜。
“嗯,好、好、好,真是亮堂了,也暖和了,你能想着朕,朕还真没白疼你。”
嘉靖看着透过玻璃窗洒下的阳光,心里甚是舒坦。
扦下一颗钉子,朱翊镒闻言忙从梯子上下来了。
“皇爷爷,等暖气安好了,您这里肯定更暖和,您以后在殿里就不用穿这么厚的道袍了,而且没有烟味杂扰,您炼丹焚香,韵味更纯。”
朱翊镒扶着嘉靖在窗前一个躺椅上坐下,随手倒了一杯茶。
就着正午的阳光,嘉靖看着手里袅袅热气的香茗,心里也明亮了许多。
“来,陪你皇爷爷杀一盘。”
嘉靖说完,陈洪忙将棋盘搬了过来。
“去江南这事,你别怪你皇爷爷,胡宗宪在江南已是怨声载道,朕也是无人可用了。”
嘉靖落下一子,突然开口。
“皇爷爷,孙儿虽小,但也姓朱,给皇爷爷分忧也是应当应分的,况且孙儿也想去江南看看,而且等以后铁路修好了,到江南也就两天,到时候皇爷爷若是想了,也可以去江南转转。”
朱翊镒说着,落下一子,随后又道:“皇爷爷,您自正德十六年进京,至今四十余年没回乡了,等铁路修好了,您可以先到南京,然后再坐船回安陆州看看。”
朱翊镒三句话不离铁路,倒把嘉靖逗笑了。
“知道了,你那京杭铁路的事,朕记下了,不过你也得心里有数,运河上的牵扯的利益很多,朕虽贵为皇帝,但也不是事事都能如意。”
朱翊镒闻言,心里便有了数,嘉靖这意思就是你放心去干吧,但是干好干赖我也没法给你兜着。
嗯,这很嘉靖。
不过有嘉靖点头,又有徐党支持,其他的一些宵小,他还是能镇住的,实在不听邪的,他有的是小手段。
“
从宫里出来,天已经黑了。
等回到西山,裕王夫妇正等他吃饭。
“铁路的事谈妥了?”
裕王给他盛了碗八宝莲子粥,笑着问道。
“嗯,妥了是妥了,但就是地方上还得咱自个儿来摆平。”
裕王自己也盛了碗粥,随后坐下道:“这就不错了,老爷子对你比对我强!”
“那是,我儿子多大本事,几年就折腾起这么大的家业,得老爷子稀罕那也是应该的,况且我儿子还得去给你老朱家顶雷。”
说到这里,裕王妃就有些愤愤不平,又想嘟囔两句,被裕王拿眼睛堵死了。
明朝后宫不得干政。
裕王妃也只能吐吐舌头,剜一眼裕王。
过了上元节,裕王一家回到了京城裕王府,这时候朝廷的正式任命也下来了。
朱翊镒赐尚方宝剑,领南直、安徽、浙江、湖广、江西、福建、广东七省总督,掌平倭事,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接到任命之后,朱翊镒并没有急着动身,主持完京杭铁路股份发行,安排好西山大小事务,直到二月初,才南下杭州。
朱翊镒上任,比大明朝任何一任总督的排场都大,光西山卫就有一千七百名士卒,三十多艘大船,在运河上一字排开。
前面船只出了通州十里,最后面的船只才开始动。
依着大明朝文官的尿性,朱翊镒的船队还没到德州,通政司里就塞满了弹劾裕王世子好大喜功的奏章。
嘉靖根本没看,直接让陈洪将上折子的官员名单记了下来,然后派快马抄送给了朱翊镒一份。
看了看这份名单,再看看这绵延数里的船队,朱翊镒心中才安,要是没有西山卫跟随,他可不敢只身入江南。
这还没到地头呢,身后便一群饿狼盯上了。
一路南下,朱翊镒来到这个时空后也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北方的运河两岸没有他想象中的凋敝。
恰恰相反,沧州、德州、临清等他前世去过的城市,在这个时代竟很繁华。
“怎么这一路行来,到没看到多少流民呢?”
朱翊镒笑着问徐渭。
徐渭现在已是朱翊镒的幕僚了,去江南得有个熟悉情况的身边人。
朱翊镒便答应保胡宗宪一命,这才请来了徐渭。
“世子爷,这事你还问我,地方官为了完成朝廷的铁路工人指标,京畿附近的流民都被抓光了,有些县城连要饭的都抓,我还听说丐帮最近损失挺大的,好多正在向江南转移。”
朱翊镒闻言笑的更大声了。
“凭劳动吃饭有啥不好,本世子又不是不给钱,再说了,别以为本世子不知道,一些坑蒙拐骗的龌龊事,就是他娘的丐帮干的!”
“我去江南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东南七省的要饭的全都抓来给我修铁路,想跪着要饭吃,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