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诱敌之策
“所以您到底打算怎么做?”
赵风子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了这句话,他感觉自己脸上的假笑都快要绷不住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想揍自家主公一顿。
明军主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义军上上下下都面临着倾覆之危,您在这个节骨眼上就不能表现得稳重一点吗?
见自家军师有恼羞成怒的趋势,朱翊钧立刻轻咳两声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表情。
“我记得前两天有几伙山贼和起义军想要加入义军?”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大帅嫌弃他们是乌合之众,就随便给了点物资和名头把他们安抚下来,准备等局势稳定了就杀头领、抢兵权来着。”
随着义军的地盘和声势不断壮大,许多山贼盗匪和农民起义军纷纷找上门来,表示自己愿意跟着朱翊钧一起“诛国贼、迎天子”。
但这些势力绝大多数都只愿意依附明军,也就是像朱元璋依附红巾军那样遥尊朱翊钧为主,除此以外不负任何责任,更不会听朱翊钧的调遣去和明军拼命。
朱翊钧自然不可能接受这种荒唐的条件,因此他表面上安抚并接纳了这些势力,而背地里一直在偷偷接触这些势力中野心勃勃的二号人物,准备寻找合适的时机袭杀首领、收编部队。
不过现在既然有了用得到这些废物的地方,朱翊钧倒也不介意让这些废物提前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让白五带自己的老部下去迎战明军主力,再随便丢给他三四千刚刚投降的卫所兵、这些山贼和起义军也都给他,此战许败不许胜......算了,反正他也赢不了。”
朱翊钧划拉划拉自己手上还能派出去的将领,李荣山被他派出去驻守兴化、伺机图谋宝应,他的部队要防备着淮安和凤阳两府的明军南下,暂时不能调动;
邓元飞此时正作为疑兵活动在扬州府境内,他负责截断扬州府境内明军的联系,让他们摸不清义军的具体动向,防止扬州府的明军抱成团或扯义军后腿;
朱翊钧从广西带来的老部下忠诚归忠诚,但没一个人有指挥千人以上部队的经验。
而且那些老部下的行伍习气太重,很容易被张维贤那小子看出点什么,这种级别的军事行动必须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
这么看来,自己手上能承担“诱饵”这个任务的还真就只有白家兄弟了。
朱翊钧一直很不喜欢白家兄弟,这两个混蛋不仅三番两次在背后捅自己刀子,而且就连自己这次临时起义都是被他们连累的。
要不是自己确实缺乏人才,白家兄弟又确实还有利用的价值,朱翊钧早就让他们的脑袋挂在路边的旗杆上随风飘扬。
因此白家兄弟虽然资格最老,却没有获得李荣山、邓元飞那样独自领军的机会,而是一直跟在朱翊钧身边处理那些脏活累活。…
而且白五是私盐贩子出身,这六年来一直带着山贼们横行山野、可以说是从来没干过正经事,由他假装义军首领可谓是天衣无缝。
“记得叮嘱白五:死多少人都没关系,败得越惨越好!只要把明军的主力部队引到这里,我就给他记这次战役的头功!”
朱翊钧用力一点手中地图,赵风子好奇地顺着朱翊钧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是泰州东侧一处名为“通扬”的丘陵地带,多山、密林,不适合大部队展开,刚好可以弥补义军在人数上的劣势。
“在这里,我们会一战打断南直隶明军的脊梁!”
三天后的扬州府江都城附近,白五和白七一脸晦气地率领着麾下部队行进在官道上。
按着朱翊钧的指示,白家兄弟将自己的老部下和降兵、盟军凑吧凑吧,勉强凑出了将近一万人的乌合之众,准备按计划前去围困江都城。
难得有了一次独立领兵的机会,结果不仅被分配到的手下是一群乌合之众和派另一群不听指挥的乌合之众,自己还得去野外直面明军主力部队,白五的脸色阴沉地几乎能滴出水来。
“祝广昌那个家伙,每次一有什么脏活累活和危险的任务就扔给咱哥俩,真他么不是个东西!”
鲁莽暴躁的白七则更为直接,他直接敞开嗓子嚷嚷着叫骂起来。
“噤声!你怎么知道这支部队里就没有那个人的眼线?”
“有又怎么样?他祝广昌敢做、还不让老子说吗?”
白五没好气地扭头瞪了一眼白七,但白七不仅没有一点收敛的意思,反倒随手揪起马旁一个亲兵的衣领将他提到自己面前。
“你这家伙是祝广昌的眼线吗?回去告诉他:老子对他很不爽!”
“他从六年前就跟我们混了,怎么可能是祝广昌的眼线!你心里有气别拿自己人撒火!”
白五被白七气得差点噎过去,两人本就没有多少心腹手下,这要是让白七使起性子来踢死两个,他们以后就更得挨朱翊钧的欺负了!
“到底要我告诉你多少次......江面上那是什么?”
白五正咬牙切齿地准备教训白七一顿,他左眼的余光突然瞟到
^0^江面上有一个缓缓靠近的小黑点。
他揉了揉眼睛想要再看得仔细些,两个、三个、四个.......越来越多的小黑点接二连三地从江面上冒了出来,那些是明军在江面上的战船,最前面那艘战船上还悬挂着一面鲜艳张扬的“张”字大旗。
“‘张’字大旗......张维贤!明军!仅仅三天就从应天赶到了这里......”
白五顿时被吓得浑身一激灵,他迅速把这次诱敌任务和这面旗帜联系到了一起,自己这是迎面撞上明军的主力了!但这怎么可能?
应天到江都虽然不远,但怎么说也有三百多里地,一个人纯用走的差不多也要三四天了。
更别提张维贤可是率领着数万人的明军主力行军,几万人的吃喝拉撒、锅碗瓢盆,再算上沿途的复杂地形和明军低下的执行能力,行军时间拉到十天、甚至半旬也不为过。
而张维贤居然只用三天就把部队从应天拉到了江都,单论这份行军和统兵的能力,对面那个明将就不是什么好惹的货色!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赵风子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了这句话,他感觉自己脸上的假笑都快要绷不住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想揍自家主公一顿。
明军主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义军上上下下都面临着倾覆之危,您在这个节骨眼上就不能表现得稳重一点吗?
见自家军师有恼羞成怒的趋势,朱翊钧立刻轻咳两声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表情。
“我记得前两天有几伙山贼和起义军想要加入义军?”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大帅嫌弃他们是乌合之众,就随便给了点物资和名头把他们安抚下来,准备等局势稳定了就杀头领、抢兵权来着。”
随着义军的地盘和声势不断壮大,许多山贼盗匪和农民起义军纷纷找上门来,表示自己愿意跟着朱翊钧一起“诛国贼、迎天子”。
但这些势力绝大多数都只愿意依附明军,也就是像朱元璋依附红巾军那样遥尊朱翊钧为主,除此以外不负任何责任,更不会听朱翊钧的调遣去和明军拼命。
朱翊钧自然不可能接受这种荒唐的条件,因此他表面上安抚并接纳了这些势力,而背地里一直在偷偷接触这些势力中野心勃勃的二号人物,准备寻找合适的时机袭杀首领、收编部队。
不过现在既然有了用得到这些废物的地方,朱翊钧倒也不介意让这些废物提前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让白五带自己的老部下去迎战明军主力,再随便丢给他三四千刚刚投降的卫所兵、这些山贼和起义军也都给他,此战许败不许胜......算了,反正他也赢不了。”
朱翊钧划拉划拉自己手上还能派出去的将领,李荣山被他派出去驻守兴化、伺机图谋宝应,他的部队要防备着淮安和凤阳两府的明军南下,暂时不能调动;
邓元飞此时正作为疑兵活动在扬州府境内,他负责截断扬州府境内明军的联系,让他们摸不清义军的具体动向,防止扬州府的明军抱成团或扯义军后腿;
朱翊钧从广西带来的老部下忠诚归忠诚,但没一个人有指挥千人以上部队的经验。
而且那些老部下的行伍习气太重,很容易被张维贤那小子看出点什么,这种级别的军事行动必须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
这么看来,自己手上能承担“诱饵”这个任务的还真就只有白家兄弟了。
朱翊钧一直很不喜欢白家兄弟,这两个混蛋不仅三番两次在背后捅自己刀子,而且就连自己这次临时起义都是被他们连累的。
要不是自己确实缺乏人才,白家兄弟又确实还有利用的价值,朱翊钧早就让他们的脑袋挂在路边的旗杆上随风飘扬。
因此白家兄弟虽然资格最老,却没有获得李荣山、邓元飞那样独自领军的机会,而是一直跟在朱翊钧身边处理那些脏活累活。…
而且白五是私盐贩子出身,这六年来一直带着山贼们横行山野、可以说是从来没干过正经事,由他假装义军首领可谓是天衣无缝。
“记得叮嘱白五:死多少人都没关系,败得越惨越好!只要把明军的主力部队引到这里,我就给他记这次战役的头功!”
朱翊钧用力一点手中地图,赵风子好奇地顺着朱翊钧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是泰州东侧一处名为“通扬”的丘陵地带,多山、密林,不适合大部队展开,刚好可以弥补义军在人数上的劣势。
“在这里,我们会一战打断南直隶明军的脊梁!”
三天后的扬州府江都城附近,白五和白七一脸晦气地率领着麾下部队行进在官道上。
按着朱翊钧的指示,白家兄弟将自己的老部下和降兵、盟军凑吧凑吧,勉强凑出了将近一万人的乌合之众,准备按计划前去围困江都城。
难得有了一次独立领兵的机会,结果不仅被分配到的手下是一群乌合之众和派另一群不听指挥的乌合之众,自己还得去野外直面明军主力部队,白五的脸色阴沉地几乎能滴出水来。
“祝广昌那个家伙,每次一有什么脏活累活和危险的任务就扔给咱哥俩,真他么不是个东西!”
鲁莽暴躁的白七则更为直接,他直接敞开嗓子嚷嚷着叫骂起来。
“噤声!你怎么知道这支部队里就没有那个人的眼线?”
“有又怎么样?他祝广昌敢做、还不让老子说吗?”
白五没好气地扭头瞪了一眼白七,但白七不仅没有一点收敛的意思,反倒随手揪起马旁一个亲兵的衣领将他提到自己面前。
“你这家伙是祝广昌的眼线吗?回去告诉他:老子对他很不爽!”
“他从六年前就跟我们混了,怎么可能是祝广昌的眼线!你心里有气别拿自己人撒火!”
白五被白七气得差点噎过去,两人本就没有多少心腹手下,这要是让白七使起性子来踢死两个,他们以后就更得挨朱翊钧的欺负了!
“到底要我告诉你多少次......江面上那是什么?”
白五正咬牙切齿地准备教训白七一顿,他左眼的余光突然瞟到
^0^江面上有一个缓缓靠近的小黑点。
他揉了揉眼睛想要再看得仔细些,两个、三个、四个.......越来越多的小黑点接二连三地从江面上冒了出来,那些是明军在江面上的战船,最前面那艘战船上还悬挂着一面鲜艳张扬的“张”字大旗。
“‘张’字大旗......张维贤!明军!仅仅三天就从应天赶到了这里......”
白五顿时被吓得浑身一激灵,他迅速把这次诱敌任务和这面旗帜联系到了一起,自己这是迎面撞上明军的主力了!但这怎么可能?
应天到江都虽然不远,但怎么说也有三百多里地,一个人纯用走的差不多也要三四天了。
更别提张维贤可是率领着数万人的明军主力行军,几万人的吃喝拉撒、锅碗瓢盆,再算上沿途的复杂地形和明军低下的执行能力,行军时间拉到十天、甚至半旬也不为过。
而张维贤居然只用三天就把部队从应天拉到了江都,单论这份行军和统兵的能力,对面那个明将就不是什么好惹的货色!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