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自家人
“报。”
“将军。”
“城东不足十里的方向,出现大股骑兵。”
初平元年,距离孙坚兵败,险些被徐荣一网打尽,此时已经过去了五个月。
“太守大人。”
“郡都三面被围已有数月,贼兵兵锋正盛,我等该如何是好?”
阳翟刺史府内,几名官员坐立不安,看他们脸上的表情比便秘还难受。
“沉住气。”
喝了一杯桌上的茶水,孔伷平静的说了一句。
“伯仁还在城墙上吗?”
“没错刺史大人。”
“因为胡赤儿引兵来犯,孔大人这些天一直在城楼指挥,不曾离开城墙。”
“唉。”
叹了一口气,孔伷没有继续说话,一切和孔艾当初预料的一样,孙坚被徐荣击败以后,董卓在南边的兵团立马将矛头指向自己。不仅仅是徐荣调遣过来的两万先锋军,就连胡赤儿也带着万余兵马大举进犯。好在孔艾提醒下有所布置,这才把硝烟弥漫的颍川郡损失降到最低。
“喂。”
“方悦将军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不知道。”
“自从郡都被围以后,派出去的斥候便再也带不回消息了。”
相比起孔伷,屋子里的几个官员脸颊上写满了焦虑。
“真不知道还能坚守多久?”
“相信方悦将军很快就会回来吧。”
这是在场很多人的心声,尽管他们和方悦相识不久,不过五个月前方悦的名气可是十分响亮,毕竟能够一举降伏颖川黄巾贼寇,足以证明他非凡的实力,更何况他们都清楚,有了黄巾贼兵的归顺,方悦手上有不少兵马,加上阳翟的守军,解除眼下危机应该不是难事。
“格老子的。”
“这帮中原小贼还真是顽强。”
“谁说不是呢?”
“打了那么久别说破城,连他们城墙都摸不到,真是太憋屈了。”
阳翟郡都刺史府里孔伷和几个官员聊的火热,此时在城外的军营,董卓麾下几员大将自然也不例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某听说孙坚这一段时间在梁地招兵买马。”
“似乎是想一雪前耻。”
“徐荣将军可是下达了死令,让我等尽快结束这里的战斗,早点回去与他汇合,一举南下扫清乱贼。”
几员将领还在小声议论,一身黑甲的魁梧大汉不自觉轻哼。
“以某之见。”
“直接强攻他半个月。”
“这些个关东的土鸡瓦狗之辈,哪里是我西凉健儿的对手。”
看清楚说话黑甲将军的面容,众人不由得大笑。
“胡轸啊。”
“我说你小子上次怎么没给人家一把火烧死?”
想到几个月前胡轸灰溜溜的囧样,调侃声音更大了。
“阳翟可不是什么村庄小县城。”
“先不说咱们这些人本就不擅长城池攻坚之战。”
“打了这么几个月,颖川各地坚壁清野,城池紧闭。”
“士卒们连根树皮都找不到吃。”
“哪有什么力气攻城?”
给他这么一说,胡轸羞红的说不出话来。
“樊稠啊,你可别这么说。”
“胡轸将军可是为我西凉铁军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
“是相国身边的红人。”
“小心回头他参你一本,到时候可就倒大霉了。”
说话中年讥笑的摆了摆手,脸上写满不屑。
“李蒙。”
“你这话说的可就生分了。”
樊稠一边说一边走近胡轸。
“同为西凉将领。”
“胡轸将军可不是那种小鸡肠子的人。”
胡轸被说的脸色阴沉,不过心中怒火还是被他强压了下来。
“好了诸位。”
似乎有些不耐烦,角落里一位满脸络腮胡的青年忍不住出声。
“如今阳翟城内仍有两万贼兵守城抵抗。”
“不知有何破敌计策。”
“还请速速道来。”
樊稠和李蒙对视一眼,都收起了笑容。
“放肆。”
胡轸似乎找到了宣泄点,指着青年臭骂。
“军中要事,就是你家主子来到这里,也只有站立一旁,洗耳恭听的份。”
“你一个小小杂兵,岂敢妄议?”
说着,他朝营帐外几名护卫摆手。
“来人啊。”
“把这个不知礼数的狂妄小卒拖出去砍了。”
不多时,因为胡轸的呼喊,营帐冲进来五名守卫,直径走向络腮胡青年,作势要把他抓走的模样。
“宣高啊。”
“奉先不在,你小子都快让人扔出大营了吗?”
就在营帐里众将愣神之际,年轻英武的身影走了进来。
“我当是谁呢?”
“原来是前些天被奉先打的哭爹喊娘的胡轸大人!”
摆了摆手,他自顾自的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怎么?”
“你那位关西打手的伤势应该还没好吧?”
“这么快来招惹我们,是当我并州无人吗?”
年轻将领言语犀利,眼中杀机无限。
“咳!”
“我想高顺将军误会了。”
看着胡轸吓得腿软,李蒙这时开口说话了。
“都是为相国办事。”
“阳翟还未攻破的,怎么会自家人打起来呢?”
说着,李蒙不住的往樊稠这里使了使眼色,樊稠也是明白人,笑着走了出来。
“没错。”
“刚刚臧霸可还询问了破敌之策呢!”
“我等还在商议。”
“还在商议嘛。”
对于胡轸和并州军士的矛盾,樊稠几人那是知根知底。有那个人在,没人愿意轻易开罪。
“那就好好说说。”
“商议了一上午,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高顺倒也没有继续为难众人,而是把话拉回了主题。
“主公。”
“你已经两天没合眼了,贼兵虽然势大,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攻城,不如先到城楼处歇会。”
阳翟郡都,没等兵卫说完,孔艾站立在城墙上轻轻的摆了摆手。
“这封书信你确定是西凉军中传出来的?”
已经不知道孔艾问了第几遍,粗略的估算一下,自从他拿到这封信件,不仅两天不睡觉,信件不离手,还老是问同一个问题。
“主公。”
“小的已经反复派人确认过。”
“信件千真万确是从西凉军中传出来的。”
孔艾听的神情恍惚。
“不应该啊?”
“究竟是为什么呢?”
想了好久,孔艾自言自语,时而痴呆时而惊疑。
“西凉军中,难不成真的有自家人?”
“将军。”
“城东不足十里的方向,出现大股骑兵。”
初平元年,距离孙坚兵败,险些被徐荣一网打尽,此时已经过去了五个月。
“太守大人。”
“郡都三面被围已有数月,贼兵兵锋正盛,我等该如何是好?”
阳翟刺史府内,几名官员坐立不安,看他们脸上的表情比便秘还难受。
“沉住气。”
喝了一杯桌上的茶水,孔伷平静的说了一句。
“伯仁还在城墙上吗?”
“没错刺史大人。”
“因为胡赤儿引兵来犯,孔大人这些天一直在城楼指挥,不曾离开城墙。”
“唉。”
叹了一口气,孔伷没有继续说话,一切和孔艾当初预料的一样,孙坚被徐荣击败以后,董卓在南边的兵团立马将矛头指向自己。不仅仅是徐荣调遣过来的两万先锋军,就连胡赤儿也带着万余兵马大举进犯。好在孔艾提醒下有所布置,这才把硝烟弥漫的颍川郡损失降到最低。
“喂。”
“方悦将军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不知道。”
“自从郡都被围以后,派出去的斥候便再也带不回消息了。”
相比起孔伷,屋子里的几个官员脸颊上写满了焦虑。
“真不知道还能坚守多久?”
“相信方悦将军很快就会回来吧。”
这是在场很多人的心声,尽管他们和方悦相识不久,不过五个月前方悦的名气可是十分响亮,毕竟能够一举降伏颖川黄巾贼寇,足以证明他非凡的实力,更何况他们都清楚,有了黄巾贼兵的归顺,方悦手上有不少兵马,加上阳翟的守军,解除眼下危机应该不是难事。
“格老子的。”
“这帮中原小贼还真是顽强。”
“谁说不是呢?”
“打了那么久别说破城,连他们城墙都摸不到,真是太憋屈了。”
阳翟郡都刺史府里孔伷和几个官员聊的火热,此时在城外的军营,董卓麾下几员大将自然也不例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某听说孙坚这一段时间在梁地招兵买马。”
“似乎是想一雪前耻。”
“徐荣将军可是下达了死令,让我等尽快结束这里的战斗,早点回去与他汇合,一举南下扫清乱贼。”
几员将领还在小声议论,一身黑甲的魁梧大汉不自觉轻哼。
“以某之见。”
“直接强攻他半个月。”
“这些个关东的土鸡瓦狗之辈,哪里是我西凉健儿的对手。”
看清楚说话黑甲将军的面容,众人不由得大笑。
“胡轸啊。”
“我说你小子上次怎么没给人家一把火烧死?”
想到几个月前胡轸灰溜溜的囧样,调侃声音更大了。
“阳翟可不是什么村庄小县城。”
“先不说咱们这些人本就不擅长城池攻坚之战。”
“打了这么几个月,颖川各地坚壁清野,城池紧闭。”
“士卒们连根树皮都找不到吃。”
“哪有什么力气攻城?”
给他这么一说,胡轸羞红的说不出话来。
“樊稠啊,你可别这么说。”
“胡轸将军可是为我西凉铁军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
“是相国身边的红人。”
“小心回头他参你一本,到时候可就倒大霉了。”
说话中年讥笑的摆了摆手,脸上写满不屑。
“李蒙。”
“你这话说的可就生分了。”
樊稠一边说一边走近胡轸。
“同为西凉将领。”
“胡轸将军可不是那种小鸡肠子的人。”
胡轸被说的脸色阴沉,不过心中怒火还是被他强压了下来。
“好了诸位。”
似乎有些不耐烦,角落里一位满脸络腮胡的青年忍不住出声。
“如今阳翟城内仍有两万贼兵守城抵抗。”
“不知有何破敌计策。”
“还请速速道来。”
樊稠和李蒙对视一眼,都收起了笑容。
“放肆。”
胡轸似乎找到了宣泄点,指着青年臭骂。
“军中要事,就是你家主子来到这里,也只有站立一旁,洗耳恭听的份。”
“你一个小小杂兵,岂敢妄议?”
说着,他朝营帐外几名护卫摆手。
“来人啊。”
“把这个不知礼数的狂妄小卒拖出去砍了。”
不多时,因为胡轸的呼喊,营帐冲进来五名守卫,直径走向络腮胡青年,作势要把他抓走的模样。
“宣高啊。”
“奉先不在,你小子都快让人扔出大营了吗?”
就在营帐里众将愣神之际,年轻英武的身影走了进来。
“我当是谁呢?”
“原来是前些天被奉先打的哭爹喊娘的胡轸大人!”
摆了摆手,他自顾自的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怎么?”
“你那位关西打手的伤势应该还没好吧?”
“这么快来招惹我们,是当我并州无人吗?”
年轻将领言语犀利,眼中杀机无限。
“咳!”
“我想高顺将军误会了。”
看着胡轸吓得腿软,李蒙这时开口说话了。
“都是为相国办事。”
“阳翟还未攻破的,怎么会自家人打起来呢?”
说着,李蒙不住的往樊稠这里使了使眼色,樊稠也是明白人,笑着走了出来。
“没错。”
“刚刚臧霸可还询问了破敌之策呢!”
“我等还在商议。”
“还在商议嘛。”
对于胡轸和并州军士的矛盾,樊稠几人那是知根知底。有那个人在,没人愿意轻易开罪。
“那就好好说说。”
“商议了一上午,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高顺倒也没有继续为难众人,而是把话拉回了主题。
“主公。”
“你已经两天没合眼了,贼兵虽然势大,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攻城,不如先到城楼处歇会。”
阳翟郡都,没等兵卫说完,孔艾站立在城墙上轻轻的摆了摆手。
“这封书信你确定是西凉军中传出来的?”
已经不知道孔艾问了第几遍,粗略的估算一下,自从他拿到这封信件,不仅两天不睡觉,信件不离手,还老是问同一个问题。
“主公。”
“小的已经反复派人确认过。”
“信件千真万确是从西凉军中传出来的。”
孔艾听的神情恍惚。
“不应该啊?”
“究竟是为什么呢?”
想了好久,孔艾自言自语,时而痴呆时而惊疑。
“西凉军中,难不成真的有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