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认错
也有少部分青年男女,决定搬迁西卷城。
毕竟孔艾的官军能给他们分发食物,想来西卷城的情况不会比这里糟糕多少,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三三两两相约,决定去西卷城某活路。
孔艾留下小股部队,清点这些要走的百姓,护送他们进入日南郡,同时也通知方悦接应,眼看事情安排妥当,他又带着大军继续赶路,直至天黑,一行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开始安营扎寨。
夜里,孔艾想了很多。
他来到这个时代,一直生活在北海,那里虽然谈不上富庶,至少在族叔的治理下,还算得上丰衣足食。
然而,被派遣来日南郡以来,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让他的心境产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大汉百姓的生活现状,有了全新的认识。
想着想着,孔艾进入了梦乡。
深夜,嘈杂的打斗声猛的把他惊醒。
“来人,看看外面怎么回事?”
他有些不明所以。
只见一名士兵小跑进军账,单膝下跪。
“启禀少爷,刚刚巡逻队救下几个被狼群追赶的青年。”
“那些青年现在如何?”
孔艾没有多想,直接发问。
“已经送往军医处救治。”
“听军医说,只是受了一些皮外伤,清理一下,休养几日就好。”
孔艾轻轻的点头。
“让站岗的兄弟们辛苦些,提高警惕。”
说着,他又挥了挥手。
“换岗的兄弟也要准时,不能疏忽大意。”
士兵应了一句,转身走出军账。
第二天,孔艾早早的跑去看了几个受伤的青年小伙,眼下他们恢复的都还不错,孔艾出言安慰两句,几人知道年轻的太守亲自来看望,心里一阵感激。
“太守今日大恩,田豫没齿难忘,来日必当厚报。”
其中一位俊朗的灰衣青年走了出来,抱拳大喊。
孔艾摆了摆手。
“小公子不必客气。”
话没说完,他突然一愣。
田豫?
好像有点耳熟?
“你是哪里人?”
一边说话,孔艾一边细细打量起灰衣青年。
田豫精神抖擞,他看着孔艾,不卑不亢的回应。
“渔阳雍奴。”
孔艾一听,激动的给他一个大大的熊抱,美丽的相遇,来的如此突然。
“好。”
“不愧是我大汉的好儿郎。”
田豫被孔艾说的一脸蒙圈,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呀?
太守怎么会夸耀自己?
周边的士兵各个老脸通红。
这一幕感觉何其相似?
跟随着孔艾从北海而至的士卒心领神会,太守这是要放大招了。
“来。”
“里面坐。”
孔艾伸手把田豫挽住,热情的打着招呼。
田豫满天问号。
什么情况?
太守是不是认错人了?
“国让啊。”
“你怎么会从渔阳跑来这里?”
田豫楞在原地,他不仅想不明白太守对自己为什么那么热情,还搞不清楚太守怎么知道自己的表字。
“还不快去沏茶。”
“没看到我和国让有很多话要聊吗?”
孔艾朝两名呆笑的士兵呵斥,两人慌忙的跑了出去。
“国让,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别跟为兄客气。”
孔艾热情如火,各种嘘寒问暖,田豫尴尬的一笑。
“孔太守从群狼口中救下我等,已是大恩。”
“怎敢还有其他想法。”
孔艾笑骂。
“你我兄弟,何必如此见外。”
“我。”
田豫还没说话,孔艾立马倒了一杯茶水给他。
“大汉军民一家亲。”
“你可不要见外。”
田豫听的两眼发直。
“渔阳距此万里,国让来此。”
“是不是有什么难事?”
“不妨说一说。”
“兴许老哥还能够帮助你一二。”
孔艾的行为已经颠覆了田豫几人的三观,感觉就是自己族人,都不一定做到这般一问长短。
“太守大人如此抬爱。”
“真是折煞小民。”
田豫供手谦虚。
“我与几位同窗好友只是从家乡外出游历。”
“途经此地而已,并没有什么难事。”
孔艾面带微笑,他知道这些天才学子,都有着出门外出历练的喜好,更何况黄巾平定以后,大汉帝国各地都还算安定,田豫出现在这里,倒是不足为奇。
“某此番接到刺史大人的邀请,前往龙编参加文学大会。”
“不如贤弟与某一同前往,也好看看这交州俊杰的风采。”
田豫一脸愕然。
“可是..”
“就这么定了”
说着,孔艾又是亲昵的拉起田豫。
“某知你才华洋溢,胸中自有抱负。”
“既然已经来到交州。”
“不去会一会那些交州才子,岂不可惜?”
田豫等人抵不过孔艾的再三要求,只好答应下来。
眼看田豫已经同意,孔艾心里暗笑,但表情并未表露出来,一本正经的安排大部队开拔前往交趾。
一路上,孔艾喋喋不休,和田豫讨论起军政之事。
这时的田豫不过十八岁,脸上还略显稚嫩,但他独到的见解,时不时给孔艾很多想法。
孔艾在自己的族叔培养下,算的上是饱读诗书,再加上一些后世的见识,让田豫也很是欣喜,就在两人相谈甚欢之际,前路突然传来一阵阵打斗声。
“启禀少爷,前方出现百人山匪围堵过往商队,拦住了我等去路,陈荣将军请示,该如何处置。”
士兵快马来报,孔艾眼神一寒。
“这还要问吗?”
“直接给我灭了。”
说着,他掏出虎头长枪。
“以后遇到这等山匪作乱,不用禀报,砍了便是。”
“诺。”
士兵退了下去。
孔艾和田豫两人也没了交谈的心思,骑着骏马往前方赶去。
前方,一位黑衣的老者跪在两辆马车前满是悲鸣。
“几位大爷,买路钱已经给了你等。”
“还请你们行行好,放了我们吧。”
他的身后,站立着几个驱车的庄稼汉,此时几人被百名山匪包围得水泄不通。
“先磕头认错。”
“然后把两辆货物留下。”
“本大爷可以考虑放你们一马。”
一个贼眉鼠眼,身形瘦小的中年开了口,黑衣老者一听吓得直哆嗦。
“使不得,使不得啊。”
老者没有丝毫犹豫,立马跪地磕头。
“这些货物,都是乡里人的命根,”
“您就行行好,放过我等吧。”
毕竟孔艾的官军能给他们分发食物,想来西卷城的情况不会比这里糟糕多少,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三三两两相约,决定去西卷城某活路。
孔艾留下小股部队,清点这些要走的百姓,护送他们进入日南郡,同时也通知方悦接应,眼看事情安排妥当,他又带着大军继续赶路,直至天黑,一行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开始安营扎寨。
夜里,孔艾想了很多。
他来到这个时代,一直生活在北海,那里虽然谈不上富庶,至少在族叔的治理下,还算得上丰衣足食。
然而,被派遣来日南郡以来,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让他的心境产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大汉百姓的生活现状,有了全新的认识。
想着想着,孔艾进入了梦乡。
深夜,嘈杂的打斗声猛的把他惊醒。
“来人,看看外面怎么回事?”
他有些不明所以。
只见一名士兵小跑进军账,单膝下跪。
“启禀少爷,刚刚巡逻队救下几个被狼群追赶的青年。”
“那些青年现在如何?”
孔艾没有多想,直接发问。
“已经送往军医处救治。”
“听军医说,只是受了一些皮外伤,清理一下,休养几日就好。”
孔艾轻轻的点头。
“让站岗的兄弟们辛苦些,提高警惕。”
说着,他又挥了挥手。
“换岗的兄弟也要准时,不能疏忽大意。”
士兵应了一句,转身走出军账。
第二天,孔艾早早的跑去看了几个受伤的青年小伙,眼下他们恢复的都还不错,孔艾出言安慰两句,几人知道年轻的太守亲自来看望,心里一阵感激。
“太守今日大恩,田豫没齿难忘,来日必当厚报。”
其中一位俊朗的灰衣青年走了出来,抱拳大喊。
孔艾摆了摆手。
“小公子不必客气。”
话没说完,他突然一愣。
田豫?
好像有点耳熟?
“你是哪里人?”
一边说话,孔艾一边细细打量起灰衣青年。
田豫精神抖擞,他看着孔艾,不卑不亢的回应。
“渔阳雍奴。”
孔艾一听,激动的给他一个大大的熊抱,美丽的相遇,来的如此突然。
“好。”
“不愧是我大汉的好儿郎。”
田豫被孔艾说的一脸蒙圈,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呀?
太守怎么会夸耀自己?
周边的士兵各个老脸通红。
这一幕感觉何其相似?
跟随着孔艾从北海而至的士卒心领神会,太守这是要放大招了。
“来。”
“里面坐。”
孔艾伸手把田豫挽住,热情的打着招呼。
田豫满天问号。
什么情况?
太守是不是认错人了?
“国让啊。”
“你怎么会从渔阳跑来这里?”
田豫楞在原地,他不仅想不明白太守对自己为什么那么热情,还搞不清楚太守怎么知道自己的表字。
“还不快去沏茶。”
“没看到我和国让有很多话要聊吗?”
孔艾朝两名呆笑的士兵呵斥,两人慌忙的跑了出去。
“国让,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别跟为兄客气。”
孔艾热情如火,各种嘘寒问暖,田豫尴尬的一笑。
“孔太守从群狼口中救下我等,已是大恩。”
“怎敢还有其他想法。”
孔艾笑骂。
“你我兄弟,何必如此见外。”
“我。”
田豫还没说话,孔艾立马倒了一杯茶水给他。
“大汉军民一家亲。”
“你可不要见外。”
田豫听的两眼发直。
“渔阳距此万里,国让来此。”
“是不是有什么难事?”
“不妨说一说。”
“兴许老哥还能够帮助你一二。”
孔艾的行为已经颠覆了田豫几人的三观,感觉就是自己族人,都不一定做到这般一问长短。
“太守大人如此抬爱。”
“真是折煞小民。”
田豫供手谦虚。
“我与几位同窗好友只是从家乡外出游历。”
“途经此地而已,并没有什么难事。”
孔艾面带微笑,他知道这些天才学子,都有着出门外出历练的喜好,更何况黄巾平定以后,大汉帝国各地都还算安定,田豫出现在这里,倒是不足为奇。
“某此番接到刺史大人的邀请,前往龙编参加文学大会。”
“不如贤弟与某一同前往,也好看看这交州俊杰的风采。”
田豫一脸愕然。
“可是..”
“就这么定了”
说着,孔艾又是亲昵的拉起田豫。
“某知你才华洋溢,胸中自有抱负。”
“既然已经来到交州。”
“不去会一会那些交州才子,岂不可惜?”
田豫等人抵不过孔艾的再三要求,只好答应下来。
眼看田豫已经同意,孔艾心里暗笑,但表情并未表露出来,一本正经的安排大部队开拔前往交趾。
一路上,孔艾喋喋不休,和田豫讨论起军政之事。
这时的田豫不过十八岁,脸上还略显稚嫩,但他独到的见解,时不时给孔艾很多想法。
孔艾在自己的族叔培养下,算的上是饱读诗书,再加上一些后世的见识,让田豫也很是欣喜,就在两人相谈甚欢之际,前路突然传来一阵阵打斗声。
“启禀少爷,前方出现百人山匪围堵过往商队,拦住了我等去路,陈荣将军请示,该如何处置。”
士兵快马来报,孔艾眼神一寒。
“这还要问吗?”
“直接给我灭了。”
说着,他掏出虎头长枪。
“以后遇到这等山匪作乱,不用禀报,砍了便是。”
“诺。”
士兵退了下去。
孔艾和田豫两人也没了交谈的心思,骑着骏马往前方赶去。
前方,一位黑衣的老者跪在两辆马车前满是悲鸣。
“几位大爷,买路钱已经给了你等。”
“还请你们行行好,放了我们吧。”
他的身后,站立着几个驱车的庄稼汉,此时几人被百名山匪包围得水泄不通。
“先磕头认错。”
“然后把两辆货物留下。”
“本大爷可以考虑放你们一马。”
一个贼眉鼠眼,身形瘦小的中年开了口,黑衣老者一听吓得直哆嗦。
“使不得,使不得啊。”
老者没有丝毫犹豫,立马跪地磕头。
“这些货物,都是乡里人的命根,”
“您就行行好,放过我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