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全面爆发(求订阅)
米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继新世纪金融公司后,又一米国大型抵押贷款机构濒临破产。而紧跟着,米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重要基金公司倒闭。
然后欧洲那边,德国、法国等银行或者投资机构,纷纷宣布冻结旗下参与投资米国房贷市场的基金,亚洲这边,岛国、南韩的银行也纷纷公布在米国市场的损失。
这还并未在米国外引起太大的恐慌,因为亚洲和欧洲这边的银行损失都还能承受,并不一定会波及主体。
但是米国这边就不行了,各大投资银行没有一个没受损的,甚至就连沃尔玛这样的企业,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沃尔玛做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零售巨头,每天的交易额都非常巨大,有大量的现金滞留存,这些钱,肯定不能让其在账面滞留,拿出去投资,这才是最正确的经营方式。
所以沃尔玛下面,也有信贷企业,这就导致了沃尔玛旗下的信贷企业也损失巨大。
这时候米国很明显已经撑不住了,联邦储备银行开始向银行注入两百多亿美元的资金,用来救市。
可惜的是,两百多亿美元,根本于事无补。
欧洲准备了一千五百亿欧元救市,岛国准备了上万亿日元救市,但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同样为米国大债权国的华夏,竟然对此默不作声。
这些救市的行为,刺激了金融市场。许多人风传,米国的金融市场要崩盘了,会波及到全世界的主要金融市场,欧洲、亚洲哪儿都逃不掉。
而这两天,无论是股市,还是黄金、原油等主要期货市场,全面下跌。
前几天刚刚突破了八十美元的原油,这回又跌到了八十美元以下。好在冯宇他们已经重新做了对冲。
更何况冯宇他们当初买入这些合约的价格,可是只有五十多美元,现在原油虽然跌了一点,但是他们只是损失了一点利润,依然还有高额的利润。
道琼斯原本涨到了一万四千多点的指数,登时迎来跳水,连续两天,跌幅都超过了百分之三。
不可避免的,欧洲、岛国、香江这边的股指都跟着下跌,就连华夏的股指,也下跌了一些。
米国影响全世界经济,这还真不是吹的。米国发行了大量的国债,尤其是在小布十的政斧期间,他们还要发动战争,以反~恐名义教训阿富汗,让欧洲、亚洲许多国家,都成为了他们的债权国。
越是经济发展快的国家,买他们的国债就越多。像是华夏、岛国这种外汇储备超高的国家,拥有的米国国债更是天文数字。
此时米国为什么没有出动太大的救市方案,米国的储备银行拿出来的救市资金,还不到欧洲那边的六分之一。
因为米国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政斧破产。那些国债,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变现了。当然,政斧破产的话,对米国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任何一个总~统,都不敢轻易做这种决定。
而且米国国债发行量巨大,但百分之六十,是对内的。也就是说,更多买米国国债的,是米国的投资机构和国民。
米国只是威胁欧洲、亚洲的债权国,你们快拉我一把,要不我破产了,你们之前的投资,可能就打水漂了啊。
当然,他们也威胁了华夏这边。可惜华夏这边根本没有理会,你要是真敢破产,那些国债变成废纸我都认了,看谁的损失大。
越是经济发达的,破产损失的就越大。就像当年华夏一穷二白的时候,跟谁打仗都不憷一样,大家共同倒退,但是你肯定退的比我多。
虽然是互相伤害,但我断了一根手指,你断一个手腕,谁更惨?
华夏政斧也看出来了,米国这个次贷危机,眼看着要变成次贷风暴了,必然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我有钱,当然是用来稳定国内的经济形势,管你外国的死活呢。
欧洲那边经济条件好,债务比我们华夏高多了,他们肯定比我们更加紧张。这种救人的事儿,还是让有能力的人上好了,我们没有趁机落井下石,已经足够厚道了。
你看,你们的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我们这边不也跟着受到影响了吗?
华夏的股市,此时也在下跌,但远没有前世那么凶勐,因为之前已经打击了一轮,让许多投资回归了理性。
前世涨的很凶勐的一些股票,许多都是被炒起来的,这一世被上头狠狠的处理了一番后,股市早就退去了最高的热度,现在只有四千多点,比前世少了接近三分之一呢。
所以虽然华夏股市受到影响,但是跌幅并没有那么大,而华夏还有不少的资金,可以用来稳定市场。
香江那边也是一样,虽然受损不小,但也比前世好多了。早两个月,付荣齐他们就预言过,股市会下跌,所以抛售了不少股票。
而那时候,巴菲特等着名投资人,也抛售了不少香江市场的股票,其实那时候香江的股市,已经不怎么增长了。
这时候,亚太央行也宣布,向银行系统注资,主要就是缓解东南亚这些国家银行的经济压力。
但是华夏银行根本没受什么影响,他们早在上头的要求下,抛售了那些次级贷款的抵押债券,虽然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利润比较低,这是这个次贷风暴,却对他们影响降到了最低。
甚至这些银行当初购买的米国国债,也悄悄的抛售了许多,所以华夏此时持有的米国国债,比前世这时候少了许多。
米国这次转嫁的危机,至少对华夏的影响要降低很多。
全世界都因为米国这个次贷风暴,损失惨重,许多专家预言,这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经济发展,或许全球经济今年都会受到重创。
此时全球的央行因为这个次贷危机,已经注入了超过四千亿美元救市,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紧急攀升中。
到了堵窟窿的时候,他们才发现窟窿有这么多,这么大。
冯宇看着网络上的新闻,嘴角向上勾起,次贷风暴来了,期货市场的暴利也就到了!(未完待续。。)
第1717章 形势严峻
在全球金融市场受到严重震荡的时候,股票、期货、债券等纷纷下跌,但是很多人却发现,原油和黄金的价格却在不停的上下波动,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跌,反而小幅度上涨。首先是那些从债券、股票市场出逃的游资,纷纷进入期货市场,期货也是货,算得上是实物。
原本他们还可以将债券什么的变现,变成美元什么的存起来,但是美元在贬值啊,他们存钱也是亏的。
股市的下跌,加上各种利空的新闻出现,引起了大量的股民出逃。当然,也有一些投资基金趁机卖空股市,反向操作获利。
可惜的是这个很快也不能做了,不是政斧什么不允许,而是没有金融公司肯借股票给你了。
谁都知道股市下跌严重,那为什么还要借给你股票?
之前许多投资公司的杠杆倍数不断攀升,从五倍到十倍,再到三十倍,甚至有的公司,弄出了五十倍的超高倍数杠杆。
不要以为这些投资公司就是傻x,弄这么高倍数的杠杆是找死。他们可以买保险,一种信用违约互换的保险。
银行是不能使用这些高倍杠杆的,但是那些基金公司什么的可以,他们用高倍杠杆进行投资,风险太大怎么办?
买保险啊。当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险,但实际效果与保险相同。
基金公司找银行说,我这边投资风险很高,你帮我做贷款违约保险怎么样?十年时间,我每年付你保费一个亿,这就是十个亿美元啊。
假如我并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费你就白拿了,而且你拿了我的保费投资,肯定也能再赚一笔对吧?
假如我违约了,那么你要帮我赔钱。
甲方想的是,我用杠杆投资,利润本身就是数倍,拿出来十个亿买保险,我还是有利润。
乙方进行分析后认为,甲方违约的风险极低,可能也就百分之一,那么这个保险可以做,利润也不低呢。
只有一家的话,那么利润不是特别多,但如果能拉来同样的一百家客户呢?岂不是就有一千亿保险金收了?
这样哪怕其中某一家真的倒霉赔钱违约了,我也有钱赔得起啊。用其他投保人的保费支付保险赔付,这本身就是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手段。
于是银行向各大基金公司推销这个信用违约互换的保险合同,收取更多公司的保费,他们就安全了。
可是这个利润要十年才能彻底拿到,太慢了一些对不对?
于是他们跟第三方谈,我这些合约,价值一千亿美元,但是要十年才能拿到,现在卖给你五百亿美元,你要不要?
经过讨价还价,第三方以四百亿美元的价格,将这一千亿美元的合约买走,乙方直接落袋四百亿美元利润。
第三方也觉得好像十年时间有些太多了,于是他也将这个标价后挂牌出售,四百五十亿美元,吸引第四方购买,一转手,他们轻松也落袋五十亿美元利润。
经过这么层层转手,加上这种模式的吸引力,这种保险合约的市场,已经变得极为庞大,总量超过了六十万亿美元。
上面这些所有参与的金融机构,都赚了钱,他们盈利,基本上都是来自最初那家公司用杠杆操作的次级贷款债券,而这些贷款,最终全部压在了那些信贷机构和贷款人头上。
所以这里面只有信贷机构和贷款人亏了,其他人都能赚钱。按说银行因此不会损失什么的,但偏偏银行也是信贷机构,甚至银行下面的基金公司,也投资次级贷款债券什么的。
当贷款人违约的时候,这个就要持有保险合约的公司赔付了。
然后最后一个接盘侠就倒霉了,他们要为这个保险所买单。如果只有那么一两个违约的无所谓,他们能够承受。但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违约率竟然会如此之高。
从百分之几,变成百分之十几,保险费哪有那么高啊,更何况他们还是层层转手的呢。
最后一家接盘侠扛不住要破产了,就会向上波及,然后一步步的波及整个链条。
这时候,大家就开始找政斧了。我们要破产了,政斧不管吗?
可是你想想,当初才收了多少保险啊,但是赔付出去的钱,却超过了保险金数十上百倍,甚至更高。
米国政斧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简单啊,他们有两房集团这种巨无霸呢,于是两房集团被迫再吞下这种烂合约。
政斧出手,那么那些要扛不住的基金公司,更多的开始宣布破产了。本来他们有一些的母公司属于一些大财团,这些损失不是扛不住。
但是现在政斧接手了,直接将包袱丢出去多好啊。他们那些财团,还是先顾着自己的利益为先。
于是破产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企业破产,个人破产,这个数字都在飙升。
也是在这个时候,奥巴牛宣布了一系列措施,都是针对穷人的,这吸引了太多人给他选票。
他还宣称,米国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根本就是一个错误。如果真如同他们预料的那般迅速解决战斗也行,可是拖了这么久,直接拖垮了米国的经济。
反正小布十要下台了,这时候什么屎盆子,都往他脑袋上扣。许多政策都是国~会决定的,小布十的权力远没有那么大。
小布十家族的人,也在背后努力,想要拼命的拖住,至少让小布十安稳的卸任,然后麻烦丢给继任者,以防止他们家族再出现竞选者时,这件事被对手拿出来攻讦。
米国的经济形势愈发的严峻,欧洲那边也受到严重影响,就连瑞银都亏损了。
这个时候,许多资金干脆逃出米国市场,转向了欧洲市场,其实这也是欧洲那边之所以大力度救市的原因,吸引这些游资加入,让他们经济变好。
米国的经济形势之所以很好,也跟他们能吸引全世界最多的外资有关。
那些资金到了欧洲,果然如同冯宇他们预料的那般,加入到了期货市场,而且投资最多的,就是原油和黄金。
冯宇他们看到这些消息之后,都放松了许多,看来原油涨到一百美元左右,不成问题了!
在冯宇乐呵呵的时候,冯宇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的生意,却出现了严重问题。
……(未完待续。。)
第1718章 汤姆孙的麻烦
米国的经济危机,让许多企业受到严重损失,其中也包括了汤姆孙公司。汤姆孙公司,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巨头之一,机顶盒、背投等多种终端设备,都是世界第一,影视后期制作,dvd光盘销售渠道等,也都是世界最顶尖的,但是他们在一个重要项目上,走错了路。
这个项目,就是平板电视。
当初冯宇提醒过汤姆孙公司,等离子电视,不值得投入那么大,平板电视在未来,肯定是液晶更有优势,因为投入到这个阵营的企业是投入到等离子企业的上百倍。
可惜汤姆孙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他们在等离子上的研发投入非常高,结果销售情况,却非常差。
虽然后来宣布重心转向液晶方面,但是等离子电视也并未放弃。结果他们也是两条路并行,却跟南韩那边的四星集团等完全不同。
原本一项盈利能力超高的电视机业务,后来却闹得每年亏损几个亿欧元。
刚开始的时候,这几个亿欧元的亏损,汤姆孙能承受的住。作为世界级的电子消费品巨头,资产庞大,几个亿欧元算什么。
但是他们在欧美那边的电器销售方面,也采用了信贷模式。也就是消费者可以付首付,然后按揭支付电器的钱。
这在之前,根本不影响什么。违约率极低,却能极大的提升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让他们在北美是第一,在欧洲也仅次于西们子。
单凭这些市场占有率的数据,就让他们的品牌价值极高,公司的股价表现也非常不错。
可是他们跟同用等公司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不该让旗下的信贷公司,涉猎房地产等金融项目。
前两年,在米国次贷业务风靡的时候,汤姆孙公司旗下的信贷公司,也参与到了房地产信贷业务上。
他们虽然不是直接做房地产信贷业务,但是购买了不少次贷债券,以为能够升值赚钱。那时候他们这家信贷企业,每年也能赚很多钱呢。
但是如今呢,次贷债券就快变成垃圾债券了,违约率骤升,让汤姆孙这家信贷公司,亏了不少钱。
而且他们的电器信贷,违约率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坏账出现,让他们公司的资金运转出现了大问题。
就连他们在全球的一些合资公司,也因为经济形势恶化,开始出现大额亏损。比如华夏的合资公司,印度的合资公司等等。
亏损越来越多,盈利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这就让他们的资金变得越发吃紧。而且原本汤姆孙的生产成本,就高于其他竞争企业。
法国不是实行四天工作制么,跟其他国家的四天工作制还有所不同。其他国家虽然是四天工作制,但是一天工作的时间是十个小时,也就是一周同样是四十小时,但是这样你可以少一天的上班交通费。
有的企业是四天工作制,工作时间也是八个小时,这样的企业都对员工降薪了。
但是汤姆孙不但是四天八小时工作制,且并未对员工降薪,这就让他们的生产效率下降,成本还上升了。
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一般都伴随着工厂破产,工人失业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方面的支出,其实是公司支出最大的一部分。
汤姆孙在这方面的支出,也是世界顶尖的。
在产品销量下滑,利润下降,甚至部分业务出现大量亏损的时候,他们还要支付这么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等,企业怎么能不出现问题?
冯宇早就提醒过汤姆孙公司,他们的公司经营有着很大的隐患。但他跟汤姆孙只是合作关系,也没有太过密切。
说的太多,反而会让人以为他想插手汤姆孙公司的经营。
此时汤姆孙的危机,完全就是他们咎由自取,冯宇也已经尽到了盟友的义务。
其实汤姆孙的品牌,冯宇还算喜欢,销售渠道也很好,技术上也有着许多都是世界顶尖的。但是经营管理方面,冯宇是非常看不上的。
虽然说华夏这边的生产成本也一直在提升,人们的工资开始高了么。
但是冯宇给他们高薪,也要他们提升效率。而且冯宇让公司在印度、巴西等地方开设工厂,就是一种降低人工费的方式。
当然,还有找一些是世界顶尖的代工厂生产,也是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
汤姆孙这种,成本高也是自找的。
汤姆孙不知道自己的成本高吗?当然知道,但他们之前根本就没在意过。
他们品牌大,技术强,产品附加值很高,销售好,利润自然就不错。
但当销售下滑,且其他品牌开始跟他们争夺市场之后,他们这些劣势就凸显出来了。
汤姆孙从来没想过,米国竟然会爆发经济危机,且这么的严重。而且这次的经济危机,对汤姆孙的影响也如此之大。
这场危机会让全球的经济都受到重创,许多国家的经济可能都会因此有一些下滑,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许多人的收入下降了。
既然收入下降,那么消费能力自然也就下降,购买他们产品的人就会减少。他们工厂就要就减产,利润就要下降。
这些连带着的影响,给汤姆孙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他们现在也在考虑,是否出售一些业务,保证公司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最次也要出售一些合资公司的股份,舍弃掉那些包袱之后,他们应该就能扛过这次寒冬。只要经济形势恢复良好,他们就能重新盈利。
负债多一点,他们根本不担心,大企业有负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只要负债率没超过安全线,那就没事儿。
而他们打算出售的华夏等合资公司的股份,就需要找一些有实力的人接手,同时还不能壮大竞争对手。
所以他们排除了欧洲、岛国、南韩的公司,瞄向了自己的盟友风雨电子等。于是汤姆孙主动联系了刘传志,表达出了出售合资公司股份的意向。
刘传志询问冯宇,是否收购这家合资公司的股份。他们衡量过,这些业务还算不错,合并之后,可以提升他们在华夏甚至亚洲市场的份额。
冯宇直接拒绝了,提升份额听起来很美好,但是那是一个包袱啊。那合资公司,可并不包括汤姆孙公司的品牌,如果包括的话,那么这个报价才值得考虑一下。
汤姆孙得知被拒绝,非常的愤怒,他们威胁到,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可就要投入其他阵营了!
……(未完待续。。)
第1719章 注定被坑
“老板,汤姆孙也太不知好歹了。当初您提醒过他们,经营上有问题,但是他们根本不理会。现在出了问题,想我们援手还这么嚣张!”吴志刚一脸的不悦。你卖的价格那么高,我们凭什么买啊?想我们提供一笔低息借款,我们总也要得到一些好处才行吧,我们想买你们的一些专利技术授权,你们一口就拒绝了,这还是我们的错?
冯宇摆摆手:“很正常,有的人就是这样,失败的时候,从来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失败,而是认为别人没有帮忙,将错误全怪罪在别人头上。”
“帮忙是情谊,不是义务。我们只是盟友,并不是合伙人。当初我们也不过是简单的结盟,共同对抗岛国强大的电子消费品企业。”
“现在呢,岛国的电子消费品企业虽然还那么强大,但我们也已经跻身第一集团了,没有了汤姆孙,我们还有飞利普、塔塔电子等强大的合作伙伴。汤姆孙也是一样,没有我们,但并不是没有其他公司愿意跟他们结盟,所以还比较硬气。”
企业之间,追求的永远都是利益,而不是什么人情。股东越多,人情就越难做。你跟人家关系好,但不代表其他股东也愿意付出。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汤姆孙虽然今年注定亏损了,但是未必不能渡过难关。前世汤姆孙是陷入了破产风波,但谁知道这一世会不会发生变化?
一旦汤姆孙转身跟其他曾经的竞争对手合作,凭借他们的一些尖端技术,重新焕发生机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前提,他们需要壮士断腕,需要先好好整顿一下他们的业务和工厂。
“老板,可是汤姆孙的许多销售渠道是非常强大的,跟他们闹掰了,对我们的许多产品销售,也是会产生很大影响的。”吴志刚有些担忧。
“产生影响是必然的,但无非是拖慢我们扩张的脚步而已。没了汤姆孙的销售渠道,我们的产品就会滞销了吗?付光正这段时间在欧洲那边,可是联系了不少合作伙伴,不跟我们结盟,我们也一样能够继续高歌勐进!”
付家本身就是以零售见长,这是他们家族的传统业务,也是让他们家族崛起的业务。这段时间冯宇他们在金融市场搅动风云,但是付光正也没闲着,他在欧洲那边多个国家走动了一圈,签订了许多合作合同。
有的是老的合作伙伴续签合同,有的是新开拓出来的合作伙伴。冯宇他们的合作伙伴数量变得更多了,少了汤姆孙这个强大的伙伴,虽然会有影响,但也不会太大。
付光正在泰华控股和旗下许多子公司可也是有股份的,他也是泰华控股集团的副总裁之一,这些问题,付光正也会想办法解决的,更何况也能给付家带去不少的利益。
吴志刚犹豫道:“老板,龟田总裁告诉了我们一个消息,岛国那边对此事的报导,可是对我们很不利啊。”
汤姆孙与泰华控股这边的合作终止了,双方分道扬镳,这让岛国那些消费电子领域的巨头笑的合不拢嘴。
竞争对手变弱,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尤其是没有汤姆孙帮忙之后,他们仿佛看到了风雨电子等在北美销售陷入困境。
毕竟汤姆孙是北美家电市场的老大,且销售渠道非常的强大,风雨电子之前多有借助。
现在分开了,那么风雨电子等在北美的销售怎么办?重新寻找销售渠道?还是自己建立?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拖慢风雨电子扩张的脚步。
嗦尼公司最为开心,甚至大贺典雄还公开宣称,今年要在北美市场,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老大。
虽然米国的经济受创,但是消费能力依然强大,而且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成为一个市场老大之后,对他们的品牌宣传也有极大的好处。
冯宇简直是自己作死,这么好的扩大在北美市场份额的机会,就被这么浪费掉了。
汤姆孙要卖一些业务,大可以提出必须包括北美市场的销售渠道什么的啊,全收过来,风雨牌必然会变的更加强大,冯宇这回可是失算了。
甚至大贺典雄认为,冯宇这是太过自大,以为甩开了汤姆孙,风雨牌依然能在北美畅销?
一个完整的销售渠道有多么重要,他们一清二楚。广告做的再好,品牌知名度在高,没有销售渠道支撑,还是白搭。
消费者想买你的产品,结果买不到,那还赚什么钱?
如果销售渠道足够优秀,哪怕是广告一般,品牌知名度一般,也能让产品畅销。
就比如你的产品能出现在所有可以出现的零售网点,那么只要别人路过,就能看到你产品的商标,那或许比电视广告的效果更好呢。
冯宇不跟汤姆孙合作了,嗦尼等则在汤姆孙主动联系的时候,开始跟汤姆孙进行谈判。当然了,此时他们开出的条件,也格外的苛刻。
失去了一些盟友的汤姆孙公司,很明显在走下坡路,当他们急需钱的时候,嗦尼等公司怎么能不狠狠的压低条件?
冯宇知道汤姆孙打算跟岛国的企业合作之后,一脸的不屑。汤姆孙的这个选择,又错了!
岛国本身就是世界最强大的电子消费品团体,汤姆孙的技术和渠道等,只能是锦上添花。如果是两年前,大家还能说是强强联合,但是现在,汤姆孙因为缺少资金的事情被岛国的企业知道,那么就已经处于弱势地位了。
跟岛国企业合作,那就是很典型的与虎谋皮。成功了,自然就能脱困,但是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对方吞掉。
前世汤姆孙也是在跟岛国企业接触,打算合作或者出售一些业务的时候,才真正被拖垮的。
岛国那边的企业一直说有诚意,但却偏偏拿不出一些诚意的条件。汤姆孙降低了条件之后,岛国那边的企业再次压低条件。
就这么拖了一两年的时间,生生将原本还有救的汤姆孙公司,愣是弄得申请破产保护,最终一个强大的品牌衰败了。
这一世汤姆孙又选择了这条路,那么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汤姆孙要被坑了,而且会被坑的很惨很惨。
或许只有被坑过之后,汤姆孙才会明白,当初宣布脱离冯宇组建的这个联盟,是多么大的错误!
……(未完待续。。)
第1720章 最强大的销售渠道
汤姆孙以为他们拥有强大的销售渠道,所以这次宣布脱离联盟,转头跟谁合作都不会处于弱势的地位,甚至还有可能,让冯宇他们重新主动找上门跟他们结盟。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提更高的条件,让汤姆孙获得最大的利益。要说汤姆孙这几年没赚钱吗?赚了,而且赚了很多钱。
但是这些钱,都被拿去分红了,落入了那些股东的口袋。
现在汤姆孙不赚钱了,他们却不愿意拿钱出来帮助汤姆孙渡过难关,因为衡量过之后,觉得这样很不划算。
说白了,都是利益作祟。他们觉得不拿钱出来,汤姆孙应该也能渡过难关。
在他们一边跟岛国企业联系,一边等着风雨电子等主动找上门的时候,更多的电子消费品企业开始跟汤姆孙联系,打算合作。
这样汤姆孙更加的确信,离开了风雨电子的联盟之后,他们一样能发展的不错,一样能轻松渡过难关。于是在跟其他同行合作的时候,他们也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因为太多企业想跟我们合作了嘛。
可是他们一直期待的风雨电子等回头的情况却并未出现,他们发现风雨电子在欧洲那边出现了许多新的合作伙伴。
这些不只是付光正的功劳,还有基里连科也帮助了一些。当然,作为风雨电子等的重要盟友飞利普,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汤姆孙还是认为这只是虚张声势而已,至少在北美,这个电子消费品非常受欢迎的地区,没有能跟他们汤姆孙竞争的。
而他们也了解过,这边主要的就分为岛国阵营,南韩阵营,欧洲阵营等等,至于说北美阵营?好吧,北美自己的电子消费品品牌,除了计算机和手机,其他的根本排不上号。
在他们看来,风雨电子也就能跟这些不入流的企业合作了,计算机和手机的品牌,会跟风雨电子合作吗?跟小企业合作对风雨电子的扩张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被这些小企业所牵连。
此时北美的经济形势不好,太多的企业破产了,这种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差,一旦破产,那么销售款将无法支付,风雨电子等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可他们却忽略了一种新兴的销售渠道,并且是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销售渠道。而年轻人,也是电子消费品的主力买家。
亚马孙,世界最大的网络商城,线上产品品种繁多,超过了传统的大卖场。而此时亚马孙拥有二十三大类,超过百万种商品在线销售。
而且亚马孙这些年在欧洲、南美、亚洲等收购了多家网络商城公司,业务更加的多种多样。
而且去年底,亚马孙就开始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外包物流服务,这让他们更加受到用户欢迎,许多人也很享受这种足不出户的购物体验。
易呗,同样是超级电子商务公司,虽然并不是冯宇公司旗下的,但基里连科是大股东,同样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棒的销售渠道之一。
还有许许多多的电子商务公司,这些都是冯宇目标的销售渠道。这种销售渠道,也是暂时并不太被重视的销售渠道。
但是这种销售渠道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省掉店面租金这个重要成本,让产品的利润空间变得更大。
那么产品就可以降低售价,从而来吸引消费者。
在美洲、欧洲还是亚洲,电子商务网站,都是在进行着蓬勃发展。许多人虽然意识到了这个产业未来潜力巨大,但也很悲哀的发现,他们似乎无法找到突破口了。
因为行业的先驱者已经发展成了巨无霸,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用户,给他们留下的发展空间太小了。
除非他们能够找到一些新的卖点,才能发展起来,否则最好的结果,就是被这些顶尖的电子商务网络公司收购。
亚马孙等刚开始也只是做图书销售,然后才开始逐渐涉猎其他产业。从书籍到玩具、电子产品、软件,再到服装首饰、美容用品、家居园艺、体育运动户外、办公耗用品和耗材,甚至现在发展到了销售机械零部件。
这些业务,很多都不是亚马孙自己做起来的,而是一些其他的电子商务公司做起来一个雏形,然后被亚马孙收购。
借助亚马孙庞大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口碑,将这些业务逐渐做的更大。而亚马孙的营业收入,也在这种情况下,快速的增长。
电子消费品,本身就是亚马孙自己做起来的,这方面的口碑在经过亚马孙自己品牌的电纸书销售后,变得更加的好。
而且冯宇很确定,未来的电子商务会发展的越来越快,这一点从亚马孙这几年的营收规模增长就能看出来。
前几年以每年十几亿美元的增长速度增长,但是今年光是上半年的增长就能看出来,今年预估亚马孙的营业收入,将达到一百五十亿美元!
不过净利润嘛,可能也就十个亿美元左右。
首先亚马孙的网络零售,主打的就是低价策略,他们的利润,比超市要低得多。而且亚马孙许多的投资都比较超前,比如物流仓库什么的,他们早几年就投资建成足够未来十几年扩张使用的。
那时候公司的其他董事都反对,但是冯宇却让拉尔夫表示了支持。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到如今为止,亚马孙从来没有为物流仓库发愁过。
亚马孙的净现金流入数量庞大,但是仓储同样庞大。这也能让任何下单的用户,不会因为没有库存而买不到产品。
不过亚马孙之所以利润如此之低,是因为贝左斯将更多的利润,投入到了高科技的产品开发上。
比如云服务,这个全球多家软件企业都在涉猎的业务,亚马孙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亚马孙的科技投入研发费用极高,甚至超过了古歌公司、水果公司等。这也让亚马孙能够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而且可以不依靠其他公司,自己就能得到想要的各种数据,更好的抓住顾客。
所以有了亚马孙等这样的电子商务公司,冯宇根本就没太在意汤姆孙公司的零售渠道,一部分冯宇他们可以自己开拓,一部分寻找合作伙伴,另外一部分有电商来弥补。
今年经济形势那么不好,冯宇也要旗下的电子消费品品牌的市场份额、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做出提升呢!
……(未完待续。。)
第1721章 疑问(求订阅)
“老板,宗总和刘总都认为我们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太慢了,国外的电子消费品巨头企业,他们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飞快,这会显得我们有些守旧。”吴志刚说道。冯宇微微一笑:“哦?那他们是什么想法?”
“咱们公司的技术储备,足以让我们的许多电子产品再提升一个档次,彻底跟其他企业的产品拉开距离,奠定我们第一集团的地位。”
“现在我们虽然声名赫赫,但是跟其他电子巨头也就处于伯仲之间,随时有可能被他们反超越。”
“比如我们的mp3、u盘、录音笔等小的产品,他们认为应该设计一些小众款式,展示出我们的独一无二,走高端路线。”
“至于笔记本、手机等产品,他们的意思是我们继续加快新品的推出速度,一个月一款新品太慢了,应该是一个月内,每个系列都有一款新产品推出。”
“比如我们的电纸书,现在都没推出新产品呢,嗦尼等公司那边,可是有新产品面世了,抢走了我们不少的市场。”
“刚子,你想一想,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快速推出新品的。比如手机,就说我们的风雨s3+,就是在s3上面的简单升级,但是非常畅销对不对?甚至已经逐渐成为智能机的代名词。”
“而如果我们当初说推出的是第四代产品,那么用户会怎么想?这功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怎么就是第四代了呢?”
“我们每一代的产品,都要有革~命性的变化,或者是功能的进化,或者是配置的进化,不是简单的升级。这样才会给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他们忍不住想要购买。”
“你看嗦尼的ps游戏机,还有我们的g-box,好几年才会推出一代,有人说这个落后了吗?可是当推出新产品的时候,不止会有新消费者的出现,还会有一些原本的消费者,他们会进行更新换代。”
“所以我们的产品推出的时候,不应该只瞄向那些潜在的新消费者,还要维护原有的用户,让他们继续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支持。”
“而且你想一下,我们的许多产品降价速度,为什么那么慢?因为我们之前卖的很贵对不对?一旦你快速降价,之前购买的人就会有一种亏了的心理。”
“我们将自己定位为高端产品,你们和消费者也是这么认为的对吧?既然是高端产品,那么就像那些奢侈品的产品一样,只要性能不过时,是不用着急推出新产品的,那样反而会让消费者记不住咱们的产品。”
“还有你说嗦尼等公司,推出了新的电纸书,但是我看报表,我们依然是占据着市场一多半的份额,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你们以为他们会抢占我们的市场?市场是不可能让一家企业完全垄断的,当初微软那么强大,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许他们能抢一点,但当我们的新产品推出之后,我们会将失去的市场份额全部夺回来不说,还会让消费者通过产品性能对比,更加的忠于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品牌。”
“至于你说的推出一些小众款式,走高端路线的那些,你自己想想,mp3再高端能有多高端?aiwa就代表着世界上最好的mp3,虽然不是咱们泰华控股集团旗下,但跟咱们的技术授权也是有着协议的对吧?”
“至于u盘,高端的咱们没推出吗?卖高价,注重的是咱们u盘的安全加密性能,而不是外观的好看。我问你,你用u盘的时候,只要外观不是特别丑,你会拒绝使用吗?但只要性能差一点,外观做的再漂亮,你愿意用吗?”
“还有录音笔什么的也一样,这些注重的都是性能,而不是外观设计。虽然我一直强调,我们的产品在外观上一定要吸引人,但不能舍本逐末,太过追求外观的漂亮、奢华。”
这种小众外观的电子产品,要说挣钱肯定也没问题,但是最好创立一个子品牌。而且设计什么的都要突出,但最重要的还是性能。华而不实,那么可就砸牌子了。
冯宇也知道,子公司的几个新产品,都被他给压下来了。这让宗庆先和刘传志都有些不满,这跟公司之前的发展路线明显违背了,恐怕那二位还以为冯宇太过任性了吧。
不过冯宇压下来的新产品,一个是新款的智能手机,一个是新款的电纸书,一个是新款的超级mp3,还有一个是已经设计完成,但冯宇却没让生产的平板电脑。
连想集团终于将平板电脑设计完成了,为了研发这个冯宇要求的产品,他们花费了巨额的研发费用不说,还因此拖累了连想集团其他产品的研发速度。
不过这也没什么,研发出来之后,刘传志他们看了,也觉得这个产品还不错,有卖点。即使性能比一般的电脑差了一些,但凭借连想集团的品牌,卖的也不会差了。
至少回本,他们是有把握的。
但是现在冯宇压着不让生产,这就不太对了。投入那么多,却不想着赚回来,这怎么行?
冯宇是世界首富,不差钱,不只是企业受损,那些产品研发人员也不满意啊。产品无法赚钱,他们的奖金从哪儿来?这么长时间的努力,难道就没个说法?
你看看研发其他产品的工作人员,那奖金拿了多少啊。我们呢,花了那么多钱,被很多同事说是浪费,结果不但拿不到辛苦工作后应该得到的奖金,连证明自己研发成功的机会都不给?
那些研发人员,能没有怨言?这些怨言,刘传志肯定要重视啊。而且刘传志压力也很大,毕竟泰华控股集团,并不是连想集团的控股方,只是参股方。
连想集团不但有国资,还有他们这些职工股份呢,这也是代表着所有人的利益啊。
再一个连想集团是上市公司,这报表上一看,研发成本这么高,利润就会变得很低,公布出去之后,股价肯定会受到影响啊,那也就是伤害了所有股东的利益。
刘传志他们猜测,冯宇这么要求,肯定有他的想法,但总要跟大家解释一下啊。
冯宇想了想,又对吴志刚说道:“通知下去,明天召开泰华控股集团临时董事会,一些事情,也该跟大家说一下了。”(未完待续。。)
第1722章 等3G网络
今天冯宇忽然召集大家开董事会,这倒是让许多人很意外。平时开董事会,冯宇都不愿意来呢,一个季度能来一次就不错了,这次肯定是有事儿啊。宗庆先和刘传志也决定,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冯宇好好谈谈,一些项目,不能暂停了。
……
“今天叫大家过来参加这个临时的董事会,不是我要了解公司的情况,所以你们那些材料,也没必要拿出来。”
“公司的正常经营,大家做的都不错,我很放心。相信各位应该对于自己的薪酬,也是很满意的。如果有谁不满意,可以私下里找我,只要你能说出自己为什么应该涨薪,那么就可以给你们开个特例,涨薪幅度超过公司的规定。”
大家都发出笑声,对于泰华控股集团的薪酬,他们没有任何人说不满意。这跟欧美那些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大公司董事比起来,他们也是只多不少。跟国内的企业比起来,更是远超同行。
冯宇曾经跟他们开玩笑说过,这些钱他一个人也花不完,所以不如多给大家发点,让大家帮他花掉,也算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了。
但是他们也都清楚,公司能有今天,虽然跟他们的贡献分不开,但归根结底,还是靠着冯宇的带领。
而且他们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的公司,冯宇也从来没有过问,只要不损害泰华控股集团的利益,那么借助泰华控股集团的人脉关系,冯宇都是默许的。
没听说么,宗庆先这个总裁还曾跟冯宇这个董事长的投资撞车,但是冯宇不但没有不满,还帮忙分析了投资的前景等等。
这他们还有谁会说不满意?
“我今天叫大家过来,是知道大家对于最近公司的一些产品经营方面,跟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看法是好事,大家集思广益,才能让公司蒸蒸日上。”
“我呢,也是来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要暂时停止几款新产品的推出。我说我的理由,大家听一听,如果还是反对,那么就按照你们的意思来。”
“我停止了连想集团的新产品平板电脑,这是我力主让连想集团开发的,当然,风雨电子、爱华电子等也付出了许多,这个产品,未来也会以这两个品牌推出新产品。”
“我还停止了第四代智能手机的推出,虽然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进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第四代技术了,但我也不建议暂时推出。”
“电纸书,这个算是咱们研发出来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之一。目前其他品牌的二代甚至三代产品都推出了,但是咱们还只有一代产品在销售,市场销量虽然持续增加,但是份额却一直在降低。”
“还有可以上网的超级mp3,我们推出了一代产品之后,水果公司就推出了ipod-touch,而我们这个创始者,却没有新产品推出。”
“目前这四款产品,是大家意见最大的没错吧?”
宗庆先和刘传志毫不犹豫的点头了,其他人也都选择了默认。这正是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好时候,怎么就忽然终止了?
最让他们想不通的就是那个平板电脑,之前冯宇恨不得每次开会都问进度,催促他们加快速度,让他们为此多花了不少的研发费用。
但是研发成功了,样品他们看过之后,也觉得不错,冯宇却忽然说暂时不生产,这不是开玩笑么!
也就是冯宇一贯的神奇,让他们再思考冯宇为什么不让生产理由,要是换做别人这么跟他们说,他们肯定觉得对方是脑子有坑!
“这四款产品,都有什么共同点大家也知道吧?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外观设计方面等等,都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
其他人都点点头,虽然这不是一个系列的产品,但有一些功能,真就是重合的。
“但是这些产品,也都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大家知道吗?”
其他人面面相觑,这新产品有很大的缺点?不能啊,这都是升级产品,之前的产品都非常受欢迎呢,这个不应该有什么大缺点才对啊?
难道是电池电量?可是他们已经是行业最好的了,耗电量大,那是因为屏幕大,功能多,现在许多其他品牌的电子产品公司,也都用的泰华电池啊,这方面泰华电池可是市场老大啊。
又或者是价格?随着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他们的许多产品,也不再廉价了,利润自然也非常高。
但是品牌附加值高,产品价格高这很正常啊,难道他们的产品更好,还应该卖的便宜不成?那样虽然可能会打击竞争对手,但是同时也会降低自己的利润,并且还有可能引起其他公司的联合抵制,甚至被控告倾销。
冯宇看着所有人脸上茫然的表情,有些失望。
这时候断永平试探着说道:“是网络速度?”
这些产品,虽然都能离开网络使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大。而且冯宇也跟他们说过,未来移动电子产品,是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
冯宇很满意的用力点了两下桌子:“没错,就是网络速度!”
“无论是超级mp3,还是智能手机,又或者是电纸书,甚至是我们再一次打算引领潮流的平板电脑,许多功能,都离不开网络,而且是无线网络。”
“之前我们的许多应用软件,都被用户说,在室外没有wifi的地方,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对不对?虽然我们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但是事实就是差距还很明显。”
“我知道,这个不是我们的原因,在于通信运营商那边,是否能启动更快速度的无线网络。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马上这个目标就能实现了。”
“国外此时已经出现了3g网络,速度是传统2g的数倍。而我们国内,也正在测试。并且我从上面得到消息,最快今年年底,最迟明年年初,3g标准将正式确立,并被大量推广。”
“那时候,无线网络速度大增,我们的产品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我们的许多应用,才能真正变得好用而方便。”
“我们现在就是要麻痹竞争对手,然后在明年年初,正式推出这些支持3g网络的新产品,一举震惊世人!”
……(未完待续。。)
第1723章 IPHONE大降价
所有人都明白了冯宇的计划,那就是让其他企业,走上错误的道路。这样其他企业的产品研发等就会再次落后一大截不说,还要浪费不少的研发费用。从而让风雨电子等能领先大半步,甚至领先一个身位,让其他企业只能跟随他们的脚步。
这样一来,一样能实现其他董事所期待的拉开档次的目的,并且还会更加的容易。
难怪冯总跟他们说,产品设计,一定要将无线网络的技术当成重中之重,原来目的在这儿呢。
冯宇这一番解释,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了。他们也能看到,这样做的巨大好处。
虽然冯宇说不需要做什么工作汇报了,但是其他人还是捡重点的事情,说了一些。冯宇也只是听着,给予那些人工作上的肯定,或者是给一点点建议。
比如连想银山那个软件之家,是以连想银山开发的软件为核心,结合了多家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所成立的这么一个提供软件下载的网络服务基~地。
当然,这里面有的软件是收费的,有的则是免费的。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基于连想银山开发的操作系统,但里面也有基于其他操作系统的软件。
软件能够创造的利润,比硬件更高。因为软件的成本更低,研发成本或许跟硬件不相伯仲,但生产成本呢?
软件说白了就是一行行的代码,硬件却需要的太多了,材料、人力、物力等等,一旦硬件失败了,那么成本浪费的比软件多太多了。
一家软件企业,核心工程师有五百人就足够了,比如水果公司,就是这样。但是一家硬件企业,员工数量极为庞大,光是工厂那边,就要上万人,甚至十万人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ibm的重心从硬件转向了软件,并且利润不降反增,那时候他们可是硬件行业的老大呢。
软件收费下载,这并不是什么创新,但连想银山却将一些小的网站合并到一起,将小的软件设计开发公司的产品,拿到他们的平台上销售,从而让这个平台的知名度骤升。
很多人都说,主流的软件产品,在这个平台上都能找得到。一些比较小众的软件,在这个平台上依然能找得到。
甚至还有人说,如果你想要找什么功能的软件,那么来这个平台搜索一下就好了,比去电子城的店铺更加方便,价格也是差不多的。
要说缺点也有,那就是你下载安装之后,一旦系统重装之类的,那么软件可能要重新购买,毕竟这软件下载安装的激活码,只能使用一次。而在电子城,可是有卖那种破解版光盘的,可以反复安装。
电子城那边,经过不停的打击盗~版后,这种产品也不太好买了,但并不是绝对买不到。但是不只是在华夏,在全世界,这种盗~版都是存在的,哪怕在版权保护号称极佳的米国、岛国等也是一样。
这个软件下载基~地,依托连想银山的品牌和口碑,目前经营的还不错,并且已经跟国内外多家软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下载的费用,软件开发公司,可是要跟平台分成的。
这个软件园冯宇是非常看好,无论是微软还是水果公司,不都有这种产品么。而前世水果公司的软件销售,这种下载基~地也是功不可没,每年为水果公司带来大量的利润。
而且许多产品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有选择的现在安装功能软件,从而避免了产品中有大量用户根本就不需要的软件占用内存。
这种模式对手机、电脑等产品的销售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还能提升软件的销售额,并且对企业的品牌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举多得。
连想银山当初想要做这个的时候,冯宇第一个表示赞同。缺钱?不要紧,股东们拿钱出来注资。
当初第一笔注资花完了,还缺钱,那么哪怕是贷款也行,或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也行,反正这个是一定要做大做强。
这个就像是aiwa的mp3下载网站一样,mp3播放器赚钱,但是音乐下载,一样能赚很多钱,而且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这一次临时董事会结束,冯宇又悠闲了几天。拉尔夫那边又传来消息,水果公司也弄了一个软件下载网站,投入也不低。
所有的软件,要么是基于水果公司的系统,要么是水果公司开发的基于其他系统的应用软件,模式跟连想银山的软件园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不过这个网站,却没有前世那么受到欢迎,因为已经有连想银山的软件园珠玉在前了嘛。但是这个业务,也能为水果公司带来很大的关注度,甚至未来肯定能带来不少的利润。
同时这个业务还带来了一项麻烦,那就是这个网站的建设,投入是非常巨大的。网络公司烧钱,这是众所周知的。
水果公司本来就因为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利润下降。结果推出的新产品iphone和itouch表现都不能说是一般,而是很差。
这就让水果公司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好在他们员工数量也并不多,但也急需现金来缓解资金上的困境。
于是水果公司决定,先处理存货。其中存货量最大的,就是iphone和itouch两款新产品。
怎么处理呢,只能是用一个办法,降价促销。
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并且两款产品降价幅度都达到了百分之四十,算是保本销售。可见之前他们的产品,利润有多高。
这个决定一公布之后,之前那些购买了新产品的消费者果然不干了,我们才买了不到两个月,你们就降价百分之四十?
水果公司不得不进行危机公关,他们对之前的用户承诺,会给予一百美元的软件下载优惠,也就是在水果公司的软件下载网站消费,可以抹掉一百美元的账单。
看似给消费者优惠了,但实际上是对他们那个软件下载网站的促销。这种做法,被拉尔夫毫不客气的戳穿了。
其他公司也趁机踩一脚,开始贬斥水果公司的做法,指责他们是煳弄消费者。
水果公司,陷入了舆论风波。
……(未完待续。。)
第1724章 条件改了
连想银山的软件园上线之后,就曾联系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软件公司,希望对方将开发的软件,拿到他们的平台销售,也就是增加产品种类和数量。这个平台不只有中文版的,英文版、俄文版、德文版、法文版、日文版等等多种是同一天上线的,还有许多其他语言版本的,也随后上线了。
不敢说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但是大部分语言版本,还是包括在其中的。只是有的网站大一些,有的小一些罢了。这么大的平台投资,对产品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而除了微软、ibm等企业之外,岛国的软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份子。虽然他们没有什么特别顶尖的软件企业支撑,但是他们关于it产业投资最广,旗下控股或者参股的软件企业最多,这是谁都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
连想银山曾跟软行联系过,希望大家可以合作。连想银山提供平台,这对软行旗下的子公司开发的软件销售,也是很有好处的。
但是软行并没有直接答应,说起来他们跟连想银山的关系很一般,跟冯宇的关系更差。
虽然说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但是他们这些股东是有脾气的。而且这种软件销售平台,也不只是连想银山有,这类的平台,还有很多嘛,只是连想银山这个弄得最大而已。
不过弄这么大,他们的投资肯定也非常高。所以连想银山这个平台要求的分成,也是比较高的,这让软行非常的不满。
我们才是软件的开发者,凭什么你们只提供了一个平台,就分走那么多?
而且软行旗下也有自己的软件销售平台,但并不大而已。原本他们也想弄成一个特别大的平台,可今年的经济形势忽然恶化,他们不敢投入太多的钱。
这时候,水果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软件销售平台,也希望跟软行进行合作。软行就认为,可以待价而沽了。
尤其是他们认为连想银山这个平台弄得这么大,如果可销售的软件种类和数量并不多,那么对于连想银山来说,也肯定有不小的损失啊。
最好的结果,就是软行旗下子公司的软件可以在这些相关的所有平台进行销售,这就让他们的产品能够拥有最广的销售渠道。
同时他们还要规定售价和各种相关优惠条件,并且分成的比例,也要求更高。
……
“哦?孙政义真的这么说?”冯宇嗤笑了一下,“他是不是太高看软行了,说到底,软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投资后,运作企业上市套现获利,他们旗下的软件公司,真正开发出来火遍世界的软件有几个?”
“他们要一九分成是吧?你跟他说,原本说的三七分成现在也不行了,他们要是在水果等公司的软件平台销售,那么我们就只能给他五五分成,除非我们是独家销售!”
原本连想银山开的条件是三七分成,然后也不限制你的软件在多少个平台销售,哪怕是在连想银山的竞争对手的平台,也没有关系。甚至这个价格,也是可以继续谈的。
但是既然孙政义狮子大开口,那么他们也没必要再客气了。要么就给我们独家销售的协议,要么分成比例就再次降低!
因为我们的平台最大,我们的宣传力度最大,我们的注册用户最多,我们的访问量最大,我们的品牌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些都是优势!
软行很强大,但同时也很弱小。强大是因为他们的it相关企业最多,弱小是因为他们没有龙头企业。
或许亚虎,就是他们的龙头企业了,当初投资成功,让他们占了大便宜。
可是如今门户网站已经不太吃香了,尤其是亚虎甩开古歌,打算自己做搜索引擎之后,才发现这个要做好了,真的是太难了。
别人一个词条搜索出来的相关信息数目,是他们的数倍,甚至十几倍。而且智能排序,也比他们先进的多。
亚虎这两年的收入本身就不断降低,很多人使用微软或者其他的浏览器了,主页根本不是他们亚虎。
而且那些浏览器的主页,也都是类似于网址之家那样,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甚至许多人都说,门户网站,已经没落了。网址之家和搜索引擎,才是人们最喜欢用的主页。
此时的软行,冯宇并没有太放在眼里。虽然在其他国家的投资,也有许多是获利的,但主要是积少成多,像当初投资亚虎这么成功的,可再没有一个了。
少他一个软行,连想银山的软件园肯定收入是要降低一些,但要说再严重的后果,也根本没有,本来也没打算让软件园今年就获利啊。
冯宇认为龟田正雄态度不够强硬,虽然这是泰华控股集团的事儿,但是冯宇既然交给龟田正雄了,那么龟田正雄就要去完成。
孙政义听着下属的汇报,已经有许多软件收费下载平台,跟他们联系过了,希望大家可以合作,甚至软行内部还有一个说法,他们旗下也有这类的子公司,为什么不直接做大呢?
有这种想法的董事有好几个,孙政义十分的失望。连想银山为什么可以做这个软件下载平台,并且很大胆的弄了这么大的规模?
因为人家有电子产品配合,每一个购买连想牌、风雨牌、爱华牌、aiwa牌等电子产品的消费者,都是这个软件下载平台的潜在用户。
因为这个软件,归根结底,还是要安装在电子产品上面的。软件是为产品服务的,没有产品,软件根本无从使用。
他们这些收费下载的软件,肯定都是原装机上没带的,用户为了一些功能而付费下载。软件是跟电子产品配合使用的,而且下载量最大的,肯定就是应用软件。
软行虽然有一些参股的电子产品,但是哪一个品牌够大?或许那些电子产品的销量加在一块,也未必比得上泰华控股集团旗下一个电子品牌呢。
要是像连想银山一样将这个软件下载平台做大,那就是等着赔钱吧,你没看微软的软件平台都没有做的多大么。
为什么水果公司现在还敢做这个,因为人家有电子产品。
公司的董事,有些人真的不适合做it这一行啊。但是这一次,不知道他的条件,冯宇能否答应。如果不行,那就答应冯宇的条件好了。
“会长,龟田会长那边发来传真,他们的条件更改了。”
孙政义露出胜利的笑容:“哦?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改的吗?一九分成?”
“一九分成?不是啊,是五五分成!”
……
第1725章 抱团
五五分成?怎么可能是五五分成!龟田正雄开始跟他说三七分成都被他拒绝了,正常应该降低条件,最次也改成二八分成吧?或者二点五比七点五也行啊,怎么反而变成五五分成了?!
难道连想银山那边不知道,水果公司等已经打算跟他们软行合作了?
他看着传真件,上面的条件写的很清楚,连想银山的软件园,要付费下载的独家销售权。既然从唯一变成了之一,那么条件自然就降低了许多。
孙政义眯着眼睛,他明白对方的底气是什么了。少了这些产品,连想银山的软件园收益要下降,但是软行少了一个巨大的销售平台,收益同样会下降许多。
而且这个平台上肯定有许多其他的软件公司,上面一定有跟他们的软件功能类似的产品。这样一来,还会影响他们软件的销售。
就比如你想下载一个p图软件,类似的有上百种,那么处于第一位的,肯定会更加吸引用户,因为许多用户习惯性的就会选择下载第一个。
或者不需要你进行条件筛选搜索,软件园的主页上,肯定就会有一些推荐。二级页面,同样有许多推荐,这些都对软件的销售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平台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筛选推荐。
孙政义本以为,就算是分成条件不变,但是对方也应该答应,给他们软行旗下子公司研发的软件更好的推荐,至少要仅次于冯宇名下子公司的软件吧?
但是对方看来根本就没打算跟他谈这件事,直接降低了合作条件,这时候反倒是软行有些吃瘪了。
答应吧,条件降低了,明显吃亏。不答应吧,貌似更加吃亏。
这时候孙政义有些后悔了,当初为什么要将话说的那么死,为什么不跟龟田正雄好好谈谈。
如果当初好好谈谈,或许事情就不会变成这样了。现在的软行,已经骑虎难下。这件事,看来需要董事会再次讨论一番了。
软行的其他董事一听,连想银山那边竟然如此蛮横,欺人太甚。
有的董事认为,应该坚持一九分成,少一点都不行。还有的董事认为,应该要求入股他们的软件园,这样才最符合软行的利益。
大家七嘴八舌,都是想着怎么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孙政义看着这些董事,嘴里有些苦涩。这些人究竟是否明白,谈判的对象是谁?
不说连想银山在pc操作系统上,都能跟微软叫板了,单说这是冯宇投资的企业,你们觉得能好入股?
谁不知道,冯宇是出了名的不差钱,除非是你能带给他更多的利益,他才有可能让一点股份给你。
否则人家企业发展不缺资金,不缺技术,不缺销售渠道,凭什么让你入股?
孙政义敲了敲桌子,打断了这些人的讨论:“大家安静一下,你们说的,确实都符合咱们软行的利益,但是你们是否想过,这样是否符合连想银山的利益?”
合作,是要符合双方利益的,一方利益大一点,一方利益小一点,要看双方付出的重要性大小。
没听说过合作双方是一方占便宜,另外一方绝对吃亏的,那还叫什么合作?
软行的董事们都愣住了,他们也才发现,似乎只想着自己了。跟水果公司等合作谈的不错,让他们以为软行的地位至高无上呢。
可是说到底,软行也只能算是第二档的it企业,规模大,但是比较散,没能有效的整合资源,缺乏最核心的竞争力。
而且他们也才想起来,据说这个世界首富冯宇十分的小心眼儿,当初就是跟微软合作不痛快,转身就把微软的股票全部卖掉了,然后一手引发了网络泡沫,让微软股价大跌百分之四十!
微软的股价下跌百分之四十,那就是两千多亿美元的市值蒸发了,那些股东,损失该有多么的惨重啊。
也是在那之后,比尔?盖茨不就被从世界首富的宝座上拉下来了么,换成冯宇坐上之后,就再也没动位置。
听说前段时间风雨控股集团打算收购米国同用汽车的一些业务,结果同用看风雨控股集团有钱,狮子大开口。
但是转头风雨控股就跟富特汽车做起了交易,同用汽车被坑惨了,股价大跌不说,听说现在靠着高息拆借度日呢。
反正他们就知道,凡事跟冯宇作对的企业,最终都会被坑,而且会被坑的很惨很惨。
“会长,那你说怎么办?五五分成,这个绝对不能答应啊。我们辛辛苦苦开发的软件,凭什么他们一个销售平台,就分走一半?”有董事说道。
“对啊,二八的话,还可以考虑。再说了,我们凭什么给他们独家销售权啊,他们的销售平台虽然说得很大,但谁知道效果如何?”又有董事附和道。
“没错,就算我们答应五五分成,那么下面那些子公司的股东会怎么想?我们如何跟那些股东解释?”
所有的董事都反对五五分成的事情,但是他们话里话外,都不反对跟连想银山合作了,之前那些反对的话,好像他们从来就没说过一样。
“二八分成?你们谁有把握谈下来?现在我们要是坚持三七分成,或许还能成功。”孙政义叹了口气说道。
如果当时直接谈二八分成,而不是要一九分成,或许合同已经签了吧。
“会长,我们之所以自己的平台做的不够大,是因为我们没有配套的畅销电子产品对吧?我们虽然没有,但是我们岛国其他的企业有啊?”亚虎岛国的总裁说道。
孙政义眼睛一亮:“你什么意思,说详细一点。”
“我们本身就有自己的软件平台,咱们做大的话,吸引用户方面,或许会比连想银山甚至水果公司都弱,因为我们没有拿得出手的电子产品,也就是使用这些软件的产品。”
“但是咱们岛国的电子消费品行业,可是全世界顶尖的,有那么多大公司,都是世界一流,我们为什么不跟他们合作呢?”
跟嗦尼等公司合作?孙政义沉思了半天,好像是一个办法,别的地区未必能赢,但是在岛国,他们就有很大优势了!
那么,跟那些电子企业抱团?
……(未完待续。。)
第1726章 嗦尼怂了?
软行联系了嗦尼等企业之后,就在等消息。他们认为,这个条件,嗦尼等企业绝对不会拒绝。事实上嗦尼等企业也确实在认真考虑这个提议,他们虽然是电子消费品企业,但并不是就真的不做软件了。
而且他们与软行的合作,也主要不是开发软件销售,而是让软行旗下的子公司,为他们的电子产品开发合适的应用软件,双方互相促进。
大贺典雄等岛国的电子业巨头坐在一起,商量这件事该如何操作。虽然他们一直以来,都是竞争对手,但却也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
就像淞下是平板电视机行业的老大,尤其是在等离子技术上,绝对的第一,市场占有率也是第一。但是他们还不是将嗦尼拉入阵营,以压制其他品牌?
还有他们在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方面,也多进行合作,就连数码存储方面,也是合作颇多。
大家各自用自己的品牌经营,互相保持良性竞争,也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过一些不太重要的技术,双方合作开发,就能节省许多研发费用,同时能够更快的完成,让他们保持世界领先。
其他电子业巨头也早就开始了数码摄像机和等离子电视的制造,但是目前还不是没有一家的技术能够比得上嗦尼和淞下?
“各位,我相信孙政义跟大家都联系了,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意见?”大贺典雄问道。
淞下的社长脸色不愉,凭什么你先开口,弄得好像是你来主持这次会议一样,你们嗦尼比我们淞下强吗?
“你们嗦尼是什么意见啊?”淞下的社长反问道。
“我认为,这个合作可以,但是我们嗦尼不会拿钱入股。”大贺典雄淡淡的说道。
不拿钱入股?那不是少了许多话语权?大贺典雄的脑子没烧坏吧?他就这么放心将权力都交给别人?
岛国的其他电子巨头都诧异的看着大贺典雄,之前的合作,嗦尼入股都特别积极,甚至都想成为大股东,怎么这一次,竟然主动放弃了入股?
看到大家疑惑的眼神,大贺典雄解释道:“软行要做大这个软件付费下载网站,那么就要了解他的竞争对手。米国和欧洲那边都有类似的网站就不说了,我更重视的是连想银山的那个网站。”
其他人一脸的不解,连想银山虽然这几年崛起速度飞快,但目前在软件行业的排名,也才只是第三吧?超过了欧洲那边的,但是比微软和ibm还是差一点吧?
欧美的你都不重视,反而重视华夏的?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淞下的社长忽然笑了:“大贺典雄,我看你是被冯宇吓坏了吧?”
其他人了然,没错,大贺典雄,或者说是嗦尼在冯宇手中可没少吃亏。不说当年的aiwa这件事,后来嗦尼的许多产品,都跟风雨牌的产品功能相似,且许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不如风雨牌的。
嗦尼在娱乐方面,可以说是他们这些电子业巨头中最牛的,在整个亚洲也是顶尖的。可是人家冯宇大手笔上百亿美元砸出去,收购美高梅,收购卢卡斯,收购漫威,然后又砸出重金,签下了几个大导演。
就连演员,他们也都是给了多部电影的合约,而且电影一部比一部的投资高。嗦尼营业那边今年想狙击人家的《钢铁侠》,那么多影业公司联手给钢铁侠抹黑,结果呢,人家弄出来了一个网络电影院。
票房最终不但突破了六个亿,现在还没下映呢,最终票房,据说有望突破七个亿美元呢。
那些影业公司呢,只能跟人家谈判,但是也无力要求人家停止这次网络播放。最终的结果不用说,肯定是相互妥协。
其他影业公司,未来肯定也会采取这种网络播放的模式来增加收益。
嗦尼收购了ibm的pc业务,结果pc市场的老大,依然是连想集团。可以说嗦尼公司在冯宇手中,似乎一次便宜都没占到。
这一次一看又是跟冯宇的公司对抗,嗦尼这不就怂了?
其他电子业巨头也都鄙夷的看着大贺典雄,身为岛国乃至世界电子业巨头企业的社长,居然如此的没有斗志,看来嗦尼这两年发展势头放缓,跟这个大贺典雄这个怂包当社长也脱不开关系。
大贺典雄看到这些人的眼神,他神色如常。正因为他们嗦尼跟冯宇的企业是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所以他们才更加的了解冯宇那些企业。
淞下等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大贺典雄一清二楚。不就是最近半年左右,风雨牌没有什么新产品推出么。
难道他们就真的以为,风雨牌那边没有新技术?
甚至还有人说,风雨最近主要投资在汽车、零售和金融方面,对其他业务,已经不太重视了。但任谁也不会放弃风雨牌这么一个世界顶尖的电子、电器品牌吧?
而且就算风雨牌这段时间没有新品推出,但是他们原本的老款,销售也还不错。产品的产量越高,那么平均成本就会越低,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所以风雨牌的利润,绝对没有下降,他们怎么会没有钱投入到新品的研发中?
在大贺典雄看来,风雨牌肯定是在攒着力量,准备推出一些全新的技术,从而一举将其他竞争对手抛在身后。
这种策略,嗦尼也不是没用过。而这些问题,很明显其他人都没考虑过。
淞下的社长说完这句话后,先峰公司的社长露出不屑的笑容,其他岛国电子业巨头的代表,自然也都没客气。
大贺典雄看着先峰公司的社长,内心更加的不屑。当初你们继续独自坚持那个ld大影碟,结果呢,今年扛不住,宣布停产了吧?
最后一批订单完成,你们也不不打算做了吧?当初我说什么来着,让你们将重心放在高清的dvd上面,结果你们不听,这让我们的技术提升,根本达不到理论上的效果,大笔的利润,都被风雨电器等赚走了。
ld格式,根本就是一个落后的格式,注定要被淘汰,你们坚持干什么?
还有其他企业的代表,都在嘲笑我们嗦尼。在大贺典雄看来,这些就跟先峰公司差不多。最终的结果会证明,谁才是傻x!
……
ps:我叫陈默,但是我并不沉默。
一觉醒来的陈默发现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没有地球上的一切,而且随便携带着最炫大明星系统,陈默知道他的世界将要发生改变了。
而系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装一个逼,故事就这里开始。
《最炫大明星》,很有趣的一本书
第1727章 等离子的败相
其实对于岛国电子企业这个松散的联盟,嗦尼已经打算在一些业务上,暂时中止合作了。就比如当初他们的非常想要进入的等离子电视领域,现在忽然觉得有些得不偿失了。为了等离子的技术,他们疏于了液晶技术的提升,让原本处于液晶技术第一梯队的嗦尼,慢慢的掉到了第二梯队。
而虽然在等离子技术上,嗦尼成功跻身第一梯队,但是看看产业利润,就知道他们其实是亏了。
等离子电视,一直就比液晶电视的售价更高。
当初等离子电视刚刚兴起,或者说平板电视刚刚兴起的时候,等离子生产成本稍低,看起来更具竞争力,而且技术更好,利润也更高。
但结果呢,液晶电视的市场份额节节攀升,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份额却不断的下降。
都是平板电视,液晶的却比等离子的便宜许多。很多人买回家,也根本看不出多大区别。
等离子电视,售价都要两千美元以上,这足够人家用一台液晶电视,并搭配一整套不错的家庭影院了。
也就是说,天然上等离子电视就变成了电视中的奢侈品。
本来这也没什么,专注于高端消费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利润更高么。
但是液晶的技术不断提升,在其他电子企业的努力下,在风雨电子那边的带领下,现在许多技术,已经不次于液晶电视了。
虽然还有一些缺点,但并不大,而且不影响电视的观看体验。而且液晶电视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利润不断的提升。
他们等离子这边的研发费用更高,因为阵营中的企业少,所以分摊的就多么。这就导致他们等离子电视的实际利润,也在不断的下降,然后技术提升的速度还远落后于液晶那边。
就比如将电视往小了做,这点等离子就非常的艰难,现在生产出来的,依然还是四十二寸以上,小的也能生产,但是成本反而更高,利润更低,那他们哪儿愿意做啊。
液晶电视从十几寸到几十寸都能生产,当然,主流的也是二十几寸到四十几寸之间,再小的一般都是用来做显示器,再大的,也有,但主要是营业场所做大屏幕用了,一般家庭根本用不上。
液晶面板的应用范围更广,涉猎的企业更多,平均一下,研发费用很低。
就比如别人研发出来一些新技术,虽然因为专利保护等,无法直接使用,但并不是不可以拆卸后模仿啊。稍微做一点改动,不就是新技术了?
甚至还可以直接购买或者交换专利授权,缩短技术研发时间,这些都是好办法。
但是等离子呢,他们淞下-嗦尼就是第一阵营的,其他阵营的技术,都远不如他们。而他们这几家企业,为了保持技术优势,投入的又比较大,导致利润越来越低。
淞下还好,当初在等离子电视机行业一家独大,品牌知名度更高,许多人买等离子电视机,最认可的就是淞下牌。
但是嗦尼不行啊,他们是后加入这个阵营的,单靠嗦尼的品牌,并不能让他们的等离子电视销售有多大增长。而公用技术研发费用,他们还是平摊的。一些核心技术,淞下还是略微领先于他们。
这就导致了等离子电视机行业整体销售下滑,淞下的利润减少,但还能赚不少。可嗦尼等企业,利润就非常微薄了。
这时候嗦尼就有些骑虎难下了,退出吧,之前的那些投入就亏了。好不容易进入了第一档,哪怕是落到第二档,也是失败啊。
可是不退出,又赚不到什么钱。眼看着其他企业在液晶那边赚的越来越多,他们能不眼红?
嗦尼还无法放弃液晶,毕竟他们的pc显示器,或者游戏机、手机等的屏幕都需要液晶技术,这方面他们已经落后了。
也就是说,嗦尼也算是跟四星集团等一样,两条路都走。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四星集团那边更加注重液晶,他们更加注重等离子。
两条路并行的好处,就是无论哪一种路能走的更远,他们都不会绝对的掉队。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企业的重心会有所分散,而且要投入双倍的研发、运营等费用。
嗦尼这时候忽然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该加入等离子阵营,开始是赚了那么一两年的钱,但是却让他们在液晶的技术发展中,处于落后阶段了,当初他们在液晶阵营,也是第一梯队的啊!
而此时,嗦尼的内部已经分析过,等离子今年就要受到重创。虽然不至于退出竞争,但销售什么的,肯定要全面被液晶平板电视压制。
那他们当初加入等离子阵营为了什么?吃力不讨好?
就说这次米国的次贷危机,眼看着已经波及到全球了,岛国自然也受到严重影响。嗦尼倒是没怎么投资次贷债券,但是他们跟汤姆孙公司一样,也有自己的信贷公司,电子电器产品的信贷公司。
普通的电子电器自然不需要分期支付,但是像ps游戏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或者等离子电视这样的大件,分期付款还是比较常见的。
而此时,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他们的信贷违约率也有所提升。虽然不至于让他们大亏,但是也确实受到一些损失。
最可恨的是,这里面违约率最高的,就是等离子电视方面!
大贺典雄看到这些的时候,也是格外的郁闷。等离子,眼看着就快变成他心目中第二大痛了。第一大痛苦,自然就是卖掉了aiwa的事情。
现在嗦尼的董事会已经对于等离子的事情开始争论,有的人支持他,认为他当初的选择没错,而且等离子也还没败,只是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否则应该还是能赚钱的。
有的人则直接说他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让嗦尼走了弯路,液晶上面落后,等离子上面也没能超越淞下。
现在公司利润严重下降,就是他大贺典雄的错,要他为此承担责任。
当初他为公司赚了那么多钱的时候,那些董事怎么没说给他奖励呢?而且当初这个决定,是经过董事会讨论的,凭什么他来背这个黑锅?
他大贺典雄,是不会败的。他还要带领嗦尼,打败风雨牌,打败aiwa,打败冯宇呢!
……
第1728章 开船厂?(求订阅)
冯宇不知道嗦尼他们在研究结盟的事儿,只是龟田正雄传回来消息,孙政义拒绝了他们的条件,坚持一九分成,所以这个合作,算是谈崩了。不过对此冯宇并不在意,软行旗下的软件公司虽然多,但并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就连微软的产品,都能被替代呢,更不要说一些不太重要的软件了。
同时龟田正雄又告诉了冯宇一个重要的消息,自从风雨控股集团放出消息,有意投资造船厂之后,就有许多造船企业跟风雨控股进行了联系,希望风雨控股可以入股。
其中包括了制造邮轮这样的大型造船厂,也有制造小游艇的造船厂,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只希望风雨控股集团参股,甚至参股的比例,最好也不高,没有一家肯给超过三分之一股权的。
不足三分之一,冯宇绝对不考虑。冯宇原本是想绝对控股甚至是独资,既然不行,那么股权超过百分之五十也可以,最次也要超过三分之一吧?
如果掌握一家公司超过三分之二的股权,那就是绝对控股方,可以不理会其他股东的意见,直接对经营做出决定。
虽然那些造船企业卖给冯宇一部分股权后,都不存在绝对控股股东了,但隐患还在,冯宇不能不防。
三分之一冯宇都不太满意呢,不要说更少了,明年金融市场的利润收回来,他会差钱吗?
而且随着华夏的经济越来越好,沿海开发也越来越快,尤其是沿海的旅游业,非常的发达,许多内陆人,都喜欢到海边游玩,甚至定居。
一些滨海的城市,都打出海景房的口号,许多城市,甚至靠着所谓的海景房,每年能带动很大的gdp增长呢。
随着内地的富豪越来越多,那么像是电影电视里那种养一条游艇,也不是很奇怪了。华夏的游艇业,正在兴起。
其实这几年,全世界的游艇业都发展非常好,因为这几年的全球经济都非常好么。欧美这边的游艇制造公司,一个个订单都接到手软。
不过还是因为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今年许多游艇订单,已经黄了,明年会更加的惨淡。
这就让许多游艇公司的利润骤降,同时人工费等成本支出继续提升,让这些游艇公司利润严重下降。
冯宇原本计划收购一家大型造船企业,然后再收购那么一两个小的游艇品牌,这样就足够用了。
但是冯宇安排下去之后,才知道原来世界上顶尖的大型造船企业,几乎都在亚洲,欧美那边根本排不上号。
你说欧美那边嗨军那么强大,怎么造船业反而弱小呢?
首先俄罗斯、米国等嗨军装备早已经完成,领先了华夏很多呢。他们主要是做技术研发,但并不怎么大量生产,之前的老款式,已经足以保证他们世界领先了。
其次岛国、南韩和华夏都在大力发展远洋业务,对于邮轮等需求量增长更快,而且这边也都是军民结合的造船厂。
世界前十的造船厂,岛国四家,南韩三家,华夏两家,米国一家,欧洲那边一个都没有。如果再算上前二十,那么南洋、印度等也能有好几家排进来,所以亚洲或者说环太平洋地区是世界大型造船企业最发达的地区。
但是米国许多小的造船厂,盈利能力都非常不错,他们就推出那么一两款畅销的船型,就像战略产品一样,足以保证他们有不错的利润。
尤其是在小型船,比如游艇等方面,欧美那边是全面领先亚洲,岛国、南韩和华夏都排不上号,南洋那边倒是有一家还能排的上号。
所以收购大型造船厂的计划,就被冯宇给中止了,改为收购小型的制造游艇的企业,这些欧美那边全面领先。
收购过来后,在华夏这边开两家造船厂,还能打开这边的市场,应该不会亏。
拉尔夫等人做过市场评估,也认为亏钱的概率低于百分之一,赚钱的概率超过百分之八十,还有一定的可能保本。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做呢?
至于收购港口的股份,这个还是比较难。现在全球贸易非常发达,港口那就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可没有几个人愿意卖,除非他们的企业产业,遇上资金困境了。
冯宇对此非常的淡定,今年没遇上困境,那么明年呢?
全球的经济形势,会在明年急剧恶化,前世许多小的造船厂,在明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
许多港口的股东,同时也是造船厂的股东,今年他们不卖,明年就说不定了。
而且造船厂跟汽车企业不同,冯宇最需要的是对方的品牌跟技术,然后在华夏这边建厂。所以那些造船厂亏损,甚至工厂关停,冯宇都不在乎。
只要技术还行,品牌没砸就值得收购。
冯宇告诉龟田正雄,这件事不着急,慢慢谈。因为他打算明年底的时候,才真正开始花钱收购。
既然冯宇这么吩咐,龟田正雄也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就像跟同用汽车的谈判一样,拖,拖得时间越长,那么花费的钱就越少。如果对方肯现在就卖技术,那么到是可以好好谈谈。
冯宇开始跟上头进行沟通,提前做一些准备。这样谈判完成的时候,就可以第一时间建设造船厂了,甚至是可以先将造船厂的框架做起来。
……
“冯总,你刚才说什么,你要投资造船厂?!”鲍委员一脸古怪的看着冯宇,冯宇怎么忽然想要投资这个了?
冯宇翘着二郎腿,靠在沙发上:“怎么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不是说了,只是造一些小的游艇和渔船么,这方面,我们在世界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不允许投资吗?”
“这倒不违反规定,可是你造渔船还好说,游艇能赚钱吗?”鲍委员迟疑道。
“你肯定没了解过,现在咱们国家每年进口的游艇有多少,这里面市场有多大。再说了,我也缺一艘游艇,弄个船厂自己造的更放心。”冯宇轻松的说道。
鲍委员瞪大眼睛,该不会冯宇就是为了造一条自己满意的游艇,就要投资造船厂吧?(未完待续。。)
第1729章 又是神预测?
不管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华夏这几年进口的游艇数量确实越来越多。华夏自己也不是没有游艇,但品牌不怎么样不说,产品设计什么的也确实不咋地。如果能够买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计方案,那么对于提升华夏的游艇行业,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
进口替代,本身就是华夏此时尝试走的路之一。
冯宇要开造船厂,鲍委员是很赞同的。不但能替代进口产品,同时还能开设一两家造船厂,刺激地方经济,这绝对是好事啊。
过了年,鲍委员也该退休了。能在退休之前,再多做一点事,他也是很愿意的。
其实这一年,鲍委员也主抓了几件大事,比如国资投资黄金,上报到国院的时候,就是鲍委员负责的。
而国资增加了原油储备量,甚至为此提前支付资金,也是他亲自操作的。年初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是有点吃亏了。
但是到了现在,原油的价格涨幅接近三分之二,从五十多美元,变成了九十多美元,当初提前支付货款签订的合同,可就价值连城了。
那时候冯宇说原油会上涨非常勐,超过八十美元,他们组织了专家讨论,没有一个人相信的。
如果不是张瑞强跟他极力支持,恐怕也不会签订当时看来那么吃亏的合同。
张瑞强是对冯宇非常的信任,认同冯宇的分析结果。而他则是看冯宇指点国资在黄金上的投资赚了很多,赚到的钱,在当时看来足以弥补原油价格不变或者下降所带来的损失了。
所以鲍委员也支持了这个决定,并且最终获得上头领导的认可,成功执行了。
对于冯宇的神预测,鲍委员现在是确信不疑的。
冯宇说黄金价格可能稍微下挫之后继续上涨,事实上现在就是这样。
冯宇说原油价格会在波动中大涨,国家应该储备一大批,避免国家原油需求量大涨而带来经济压力。
国家储存了,而原油的价格,果然也大涨了。
冯宇还说,当初巴菲特投资华夏石油,今年肯定会在年中的时候抛售。现在事实也确实如此,巴菲特已经几乎抛售光了华夏石油的股票,据悉能够获利约三十亿美元,利润为六倍!
当初不到两港币的华夏石油股票,现在价格已经超过了十五港币。如果不是巴菲特的抛售,恐怕现在已经超过十八港币了。
还有冯宇说什么美元今年会贬值,rmb有可能会被迫升值,上头应该注意。
结果呢,美元果然贬值了。还好他们将许多外汇储备换成了欧元,让上头避免了不小的损失。
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如果美元贬值百分之五,那么购买力就相当于之前的九千五百亿美元,直接五百亿美元的财富就蒸发了,那可是相当于一家非常大的跨国上市公司市值呢。
还有说什么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弊端,当时其实他们国院的很多人是非常不屑的,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多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啊。
当然,也有许多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崩盘了,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甚至就连华夏也有一些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同样引起了房地产崩盘。
可是上头小心的调控,会有那些事情发生吗?
还有冯宇那时候说米国的房地产会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样,再次崩盘,当时也被很多专家嗤之以鼻。
那可是米国啊,全球经济最好的国家。当初他们的房地产市场崩盘,这才过了多久,难道他们不知道吸取教训吗?
而且随后亚洲的房地产市场崩盘,不是又一次警示。米国的房地产市场,怎么会再次崩盘?
但是现实结果呢,米国的房地产市场,在今年初的时候就遇冷,然后再次暴跌。
要不是冯宇提前跟他们说过,他们抛售了那些相关的债券和股票,恐怕现在就被套牢了,那得损失多少钱啊。
可以说,冯宇的每一次预测,都是精准无比。
当然,后来鲍委员也才知道,原来冯宇在金融市场,居然也有及其强大的影响力。
这个美元下跌,原油上涨,跟冯宇也有一定的关系。甚至黄金价格上涨,也跟冯宇有点关系。
只是鲍委员还不知道,冯宇做的不只是如此,米国的股市下跌,次贷危机变得愈发严重,也有冯宇的身影。
这些情况,哪怕没有冯宇插手,也会发生,只是不会变得这么严峻罢了。
而冯宇让形势恶化,不只是能够赚一大笔钱,还能打击米国的经济,打击米国的形象,从而帮助华夏更快的与米国缩小差距。
华夏更有钱了,那么就能有更多的资金来武装到军~事方面,从而真正的让华夏成为世界顶尖的大国,强国,而不只是一个经济大国。
就像岛国一样,经济极为强大,仅次于米国。在上世纪末,还一度超过了米国呢。但结果呢,他们根本无法通过军~事打击或者威胁,实现政~治和经济意图,反而他们的国家总是受到米国的军~事影响,自主权极差。
就像在岛国那边驻扎的美~军,曾多次曝出丑闻。米国那边大兵的思想教育,可远不如华夏这边。
这时候的米国大兵,尤其是驻扎在岛国的,他们就是当成一种职业,退役后拿一大笔补偿金,可以让他们过上很不错的生活。
这些大兵,许多都自由散漫惯了,到了岛国后,受到那种文化的影响,能没有一些忍不住的?
可这些事,还不都被压下去了。岛国由于是二战的战败国,所以受到一些条约的制约,根本不能光明正大的发展军~事实力,而且岛国的地盘太小了,根本经受不起摧残。
所以到现在,岛国可以被称之为大国,强国,但前面要加上经济二字。也就是说,他们这个大国、强国,是在经济这个条件下才成立的。
单论军~事实力,他们还不如南洋呢。
冯宇跟鲍委员又聊了一些事情,起身打算离开。临走之前,他对鲍委员说道:“原油价格过段时间还会暴涨,不过别担心,很快就会跌下去的。”
鲍委员一怔,这又是冯宇的神预测?
……(未完待续。。)
第1730章 页岩油(求订阅)
国际的经济形势不断恶化,金融市场受到影响非常大,但在这个时候,能源类的期货和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却不断的上涨。其中原油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九十五美元/桶,并且今天还在上涨。
可在这时候,许多人又开始紧张了。因为原油的价格,马上就要触碰百元线了,这是一条许多人认为的不可能突破的线。
原油怎么可能突破过一百美元这种超高价格?就算是不理性的炒作,那些国际金融炒家,也该退场了。
这条线一旦突破,那么对于许多原油进口大国来说,损失得有多大啊。那些大国,能眼睁睁的看着原油价格非理性上涨吗?
可他们却忽略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时候,原油同样突破了一百美元线,而按照通货膨胀率来计算,可比现在的价格要高太多了。
当供小于求的时候,价格上涨本身就是正常的。今年全世界的原油需求量本身就上涨了,一些opec成员国也跟伊朗一样,减产了原油,虽然沙特这样的龙头并未宣布,但确实原油是供不应求的。
要说华夏自己没有油田吗?有,储量也不算太差。
但是就像岛国的资源也不开采一样,华夏的许多资源,也是限制开采的。一些资源,主要是靠进口,本国的资源,主要是在相关资源价格虚高的时候增产,用来稳定国内物价的。
在未来,华夏的原油进口量,会跃居世界第一,将米国挤下去,因为需求量实在是太大。而那时候,华夏采取了什么办法呢?
就是在国外建立合资油田,也就是你们有石油,我们出设备来开采,然后还给你钱,比如在非洲那些地方就是如此。
而在此时,米国的原油进口量,还依然是世界第一呢。因为他们那的汽车存有量最大,且高油耗的汽车最多,很多家庭,都有好几辆车呢。
原油需求量还在增长,一些石油产国却开始减产了,加上冯宇等大宗资金的推高,原油价格突破一百美元线,冯宇认为有超过五成的可能。
之所以只有五成的可能,那就是因为像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国际炒家们,未必会跟冯宇他们继续炒下去。
还有索罗斯那边,此时也在炒原油,但是他们也已经打算退场,然后进入黄金市场了。
当不断有大笔资金退场的时候,跟风炒的人也原来越少了,价格还怎么推高?
但这种可能性,是在opec组织宣布不减产的情况下。一旦opec宣布原油减产,那么原油的价格,必然会再次被推高,哪怕没有索罗斯那些人的参与也是一样,光是国际游资散户,就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而opec是否会宣布原油减产呢?冯宇的答案是,一定会!
因为什么呢?
opec组织这边主要是开采石油,也就是地下原本储存的石油,钻井提取就行了。
但是此时还有另外一种获取石油的途径,那就是人造石油。
原本的人造石油,是用煤炭提取物来合成石油,又或者是从沥青油砂中的提取物来合成石油。
但是现在,米国那边打算大规模上马一种新型的技术,并且是号称已经成熟的技术,就是从油页岩中的提取物,转换合成石油。
这种方式,之前一直都不太被opec那边重视,但当米国那边的石油公司宣布,已经掌握了这种成熟的技术之后,opec那边就不得不重视了。
因为米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华夏、刚果、巴西等国家的油页岩的储量都比较丰富,俄罗斯等许多国家也有一些储量。
可以发现,米国周边的国家储量非常多,这个技术一旦被推广开,那么对于原本的原油价格必然会产生重大冲击。
而且华夏等原油进口大国也都在研究这项技术,主要就是一些原油公司合作,甚至还包括了欧洲的壳牌等等。
opec组织原本在这些能源消耗大国用天然气等替代原油的时候,就有过怨言,但opec组织同时也是天然气出口大国,所以并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手段。
还有很多国家,用煤炭等其他能源矿产,来替代原油等能源矿产,这些都会影响opec国家的利益。并且非opec产油国,同样不可小觑,比如米国、华夏、俄罗斯等,产油量同样非常大。
opec产油国一直想要巩固并且提升他们的地位,这时候页岩油的出现,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地位,他们怎么能忍受?
米国一直以来的原油进口,都依赖于沙特,他们也担心沙特用原油来影响他们的战略,所以早就打算要跟沙特重新洽谈一番,签订一些对米国更加有利的合同。
沙特肯定不干啊,我们没做什么,你米国也没有理由攻打我,虽然你军~事实力强,但俄罗斯、华夏等绝对不会坐视你们来欺负我们,所以沙特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米国的要求。
这时候米国的页岩油技术公布出来,沙特反过来去找米国那边谈了。页岩油不能开采生产,理由是里面含有一些有害气体,很难控制。
但是很难控制,并不是无法控制,石油的开采,本身也有对环境的污染可能啊。
米国怎么会答应沙特这个条件,我们好不容易研究成功了这个技术,并且合成石油的成本,也不不是特别高,为什么不做?如果不做,之前的投入不是全亏了?
米国不同意,华夏等国家自然也根本没理会沙特。要想我们不生产这个,可以啊,你们便宜卖石油给我们就行,这个沙特也不能答应啊。
现在谈判还在进行中,米国那边态度模棱两可,但是冯宇敢肯定,最终米国那边绝对不会放弃页岩油,而沙特为了给米国一个教训,必然会带领opec产油国集体宣布减产,从而造成原油开采量大幅下降的事实。
这样一来,原油价格就必然会再次走高。而得到这个消息的金融炒家,也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那时候,原油价格突破一百美元就将不可阻挡!
……(未完待续。。)